资助人3天走访16个乡镇-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今日聚焦

资助人3天走访16个乡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丰
2018-09-13 00:00:00

  

  8月24日,贵州工会2018年金秋助学启动仪式同步在困难职工(农民工)较集中、困难工会会员较多的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铜仁大龙经开区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举行。贵州金秋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0多年,帮助众多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实现了读书梦,让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而在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中,更添了几个温情的故事。

  认真“老戴”千里助学

  有一位温州商人,自2016年起每年8月都会不远千里来到铜仁,与工会等相关部门合作,寻访贫困学生。3年来,他捐赠40余万元资助38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有人帮他算了一笔账:等这些大学生全部顺利毕业,资助金将会达到100万元。

  这位商人叫戴世法,朋友们都叫他“老戴”,捐助贫困大学生20多年了。今年8月16日,他应铜仁市总工会的邀请再次来到铜仁帮助该市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老戴希望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贫困学生,因此对受资助对象的要求很严。

  为此,铜仁市总工会汇集了25名贫困生的资料发给老戴。老戴在看过材料后挨个打电话询问情况,选出了1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作为资助对象,其中一名是高中生。这次来到铜仁就是想去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家里看看。

  “一定要资助最困难、最需要的小孩,实地看看心里才踏实。” 老戴说。8月16日,老戴从温州赶到松桃自治县时已是下午6点,匆匆吃过晚饭后,老戴就与去年在该县资助的4名贫困生座谈,了解孩子们这一年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现就读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王肖童说:“刚去学校时,我还十分想家,特别不适应,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的社团,上学期还参加了辩论赛,在图书馆勤工俭学,业余时间会多看一些书,为今后考研做准备。”老戴听了王肖童今后的打算,当即表示如果考上研究生愿意继续资助,并叮嘱她今后外出勤工俭学要注意安全。

  座谈结束后,老戴跟随行的铜仁市总工会副主席刘昌龙说:“之前有一个资助的孩子拿了钱后没去学校。我要求这些孩子每学期都给我寄成绩并要求盖章,是为了了解他们是否在学校读书。每年我资助的孩子很多,盖了章的孩子我不记得,但是没盖章的我都记得十分清楚。”

  第二天早上8点出发前,老戴听见县总工会工作人员说农民工子女龙艾的家里十分困难,但在电话核查的时候被刷下来了,希望老戴去家里看看,帮帮她。老戴想了想,便让工作人员带路去了龙艾的家里。龙艾家在松桃自治县最偏远的甘龙镇,父亲因股骨头坏死不能干体力活,妹妹有白癜风,妈妈患有心脏病,家庭十分贫困。

  来到龙艾居住的出租屋里,老戴先到房间挨个转一圈,拉开橱柜看看,又查看了龙艾父母的病例。龙艾对老戴说:“戴叔叔,我家里很困难,就连我读高中都是靠别人资助的。”随后龙艾拿出了自己受资助的证明,老戴见孩子如此懂事,又确实贫困,当即让工作人员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学费、住宿费标准拿出6200元钱给了孩子。

  从松桃县到石阡县再到德江县,3天时间老戴先后走访了16个乡镇。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年至少资助50人,如果有符合条件的,不介意增加。

  大数据助力精准助学

  “谢谢工会的叔叔阿姨,让我能够去省外上大学。”8月30日,在贵阳市白云区一栋破旧的出租屋里,王鑫兰(化名)接过贵阳市总工会干部和爱心捐助者送来的助学金,感动不已。刚满18岁的王鑫兰父亲早逝,家中靠母亲打零工维生,一直和奶奶居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里,生活入不敷出。

  在贵阳打工的农民工家庭可谓数以千计,工会又是如何能找到王鑫兰对其精准帮扶?原来,秘密就在一款名叫“微愿”的手机软件上。王鑫兰将自己的求助信息发布在了网络,其数据被公益组织录入了“微愿”,不到3天,工会就为其匹配到了合适的捐助对象。

  近年来,贵州各地工会纷纷运用大数据手段,打造创新型工会工作平台,通过大数据提升基层工会服务能力。在2015年,贵阳市总工会就在全国首创“互联网金秋助学”模式,推出“微愿”公益帮扶平台,进一步提升工会金秋助学帮扶的精准性。

  平台包括金秋助学、两节送温暖、法律援助、医疗互助、指导就业、心理咨询、困难帮扶等板块,帮扶范围辐射困难企业职工及其子女的方方面面。金秋助学活动借助“微愿”平台,可实现爱心人士对资助对象一对一的直接资助,强化帮扶的精准性和公信度,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关爱贫困的行动中来,扩大帮扶面。同时,在“微愿”平台上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收到的帮扶资金达到标准后,“微愿”平台会向捐助者推荐新的帮扶对象,实现对困难职工子女全覆盖救助。

  此外,王鑫兰和700名共同受到资助的学生还得到了来自贵阳市总工会与贵阳电信公司联合推出的特价电话优惠套餐,贵阳市总工会贴心为每位学生交付了第一个月的套餐费用。“奶奶一个人生病在家,我在外地上学时很想和老人家通过电话互报平安,这次优惠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王鑫兰兴奋地对记者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他17年坚守只为干好一件事:看着学生走出大山

  • 孩子被按下静音键,他们用爱打开声音之门

  • 读红色家书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想有更好前途,要学更多技术”

    “靠提高技术,我迈过了打工的瓶颈期。过去,打工不顺心就换工作,现在我只想提高学历和技能。”9月10日海南省总工会、省教育厅联合实施的“求学圆梦行动”帮助农民工提高学历与能力,已持续开展了两年时间。这项每年投入500万元的计划

  • 一汽职工在职业技能赛中夺冠

    中工网讯 (记者彭冰 通讯员孙毅成)在近日闭幕的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中,中国一汽集团有3名职工代表吉林省参赛,取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的成绩。钳工大赛有30个省(区、市)组队参赛,共88名选手,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90%以上。经过激烈争夺,一汽铸造公司职工刘岩、杨万里进入钳工决赛,分别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和第十一名的成绩。

教育论坛

  • 0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 我们的大学准备好了吗?

    当年轻的面孔出现在显眼的位置,大学校园又到了一年最热闹的时刻。初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有着迥异的过往,经历了不同的奋斗,但他们总是怀着相似的憧憬,揣着相通的疑惑。

  • 上好大学校园“金融课”(人民时评)

    甄别和防范非法校园贷需要群策群力,监管部门要睁大眼睛,学校方面要提高警惕,大学生要改变消费观念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开学经济”,试图利用校园贷诱骗学生。对此,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来看,贷款上学、毕业还贷本属正常,大学生通过金融服务支付求学费用,不仅可以解决因贫失学的问题

名人坊

  • 三尺讲台 家国情怀

    2012年,90岁高龄的陈琳(见图,本报记者金正波摄)腰疾复发,在医院做手术时,曾立下“遗嘱”:“停止呼吸后陈琳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22年出生,如今96岁高龄的他依然在英语教育领域孜孜耕耘、默默奉献。

  • 今天,致谢老师,致敬那段怀揣梦想的时光

    “这又是一道送分题, A肯定不对, B明显错误, C怎么可能,所以选D!“再耽误大家两分钟,我讲完这部分就下课……”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