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的全息式系统工程-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今日聚焦

培养人才的全息式系统工程

追求更公平、更科学、更广阔的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2018-10-08 09:32:59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不但是广州市的名校,而且在全国的小学中也颇有影响;校长彭娅,作为广州市仅有的一位入选第二期国家教育部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的校长,更为这所学校锦上添花。那么,彭娅与这所学校何以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为此,笔者专程赶到广州,在东风东路小学与彭娅校长和部分教师进行了交流。笔者深深被他们所建立的全息式系统工程所震撼。受篇幅所限,笔者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撷取部分内容呈现出来,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窥斑见豹,从中领略其“风景这边独好”的人才培养风采。

  用良知追求教育公平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从而将学在官府移至学在私学,让尊卑贫富不等的各类人家子弟,都可以从孔子那里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教育公平的话题再度被热议,甚至关乎国计民生,可见其意义之巨大,影响之深远。

  彭娅校长认为,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承载着深切的家国情怀与重大的历史使命。让身处同一片蓝天下、同一所校园里的孩子,无差别地接受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每个教育者的良知所在与职责所在。因此,多年来,东风东路小学始终坚持做良心教育,摒弃形式主义,挖掘教育本质,通过对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多元渠道,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与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其卓越的思维品质与独立人格。

  在广泛征求了家长、学生的需求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水平,从2009学年起,东风东路小学在各个年级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例如,在低年级开设了硬笔书法和体育舞蹈两门课程,聘请专家每周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在中年级开设了武术、乒乓球课程,请专业教练教授中国传统武术、乒乓球;高年级开设了棋类课程,既引导学生们学会缜密思维、整体筹谋,也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每一年的第二学期,学校都要举办篮球赛、足球赛。为了在有限的场地里实现比赛的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运动与竞技的乐趣,东风东路小学的教师们可谓煞费苦心、别出心裁。例如,全校的足球比赛,教师们在有限的操场里大摆“龙门阵”,画出一个个“龙门”,让孩子们直接射门。整个操场上欢声一片,热闹非凡,师生们沉浸在运动、竞技与创造的无限快乐中。彭娅校长认为,这种共享性的资源虽然只是“保底”工程,却让所有学生及其家长都感受到了东风东路小学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努力追求更公平的大爱情怀。需要说明的是,名为“保底”工程,标准并没有降低,学校尽全力打造高追求、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比如“书法进课堂”这个项目,就专门聘请了书画院的知名专家,对有特长与爱好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从而让教授书法的教师更专业,让学生学有所得。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教无类”地面向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为此,教师们更加精心地备课、上课,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从而让孩子们“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由此,也就有了“虽离师辅而不反”的可喜景观。

  学校每个星期的升旗礼,不是只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升旗手,而是由班级轮流负责。一个学期20个周,一个校区18个班,小学6年,每个班至少有12次升国旗的机会。每次10名学生参与升旗礼,每名学生至少就有了一次成为旗手的机会。

  看似小小的举措,却彰显出教育者的深谋远虑与气度格局。在彭娅看来,仪式感是唤醒学生爱国情怀与内在尊严的重要途径。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国家尊严。升旗礼具有仪式的庄严意蕴,它以一种显在的活动形式,触生情感,使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国旗、珍惜国旗、为国争光。这不应当只属于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应当成为所有学生的“共识”,让每一个孩子面对庄严的国旗,都油然而生自豪感、自信心。

  追求教育公平,彰显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开启的是孩子们被充分尊重的平等意识以及发自内心的乐观和自信。所以,它被家长们赞誉为一个既利在当下,又功在未来的民生工程。

  构建起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

  不管是教育管理,还是课程构建与课堂教学,科学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东风东路小学构建的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全面而不庞杂,具体入微而不烦琐,易于操作,便于测评。笔者从中选取几个“景点”,希望能由此引发大家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科学地组织选课走班

  如果说“有教无类”是追求教育公平的话,那么,“因材施教”关注的则是教育的差异性与科学性。人生而有异,加之后天家庭与社会的影响,每一个孩子都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成长需求。他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教学追求教学进度、学习节奏的整齐划一,无法有效地关注每一类学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各个学科的学力、学习进度作出不同的选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风东路小学进行了“分层”“分类”“选课”“走班”“走教”“走学”的一系列改革。

  从2004年开始,东风东路小学领先开始了差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逐渐建构起了成熟的个性化教学范式,有效地关注了学生成长的“分层”“分类”。

  学生“走班”“选课”,首先要有课程可选。他们确定了“向下保底”“横向拓宽”“上不封顶”的课程开发原则,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在聘请的北京专家的指导下,先制定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各科课程标准,并依据课程标准编制了学科指南、课程纲要,进而开发出了一套校本课程。课程的多样化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2014年8月,学校将课程改革聚焦于“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其多元发展的需求”上,经过科学广泛的论证,学校确立了以“课程超市”重构课程体系的工作思路。2015年2月,四至六年级开设了音乐、美术“艺术课程超市”。当年9月,又增加了“体育课程超市”。“艺术课程超市”里的美术课程、音乐课程各设置了6门。音乐课程有:影视动漫音乐欣赏、音乐知识、演唱、小乐器演奏等。美术课程有:国画、电脑绘画等。

  选课走班制的成果显而易见。一方面,多姿多彩的课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潜能,孩子们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与潜力的差异呈现出来,并在很多方面有了让教师们惊诧不已的突破与创造。另一方面,选课走班还扩大了学生交往的范围,在“走班”“走学”中,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建立起不同的团队,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同时,很多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能力差异,逐渐找到稳定的兴趣爱好,把长期以来未被发现的潜能发掘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心灵处于自由兴奋状态,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的改变,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们的改变。欣喜之余,他们为学生的“学”去精心设计的思考与想法多了。以前是学生必须“听我讲课”,现在是我必须想办法“吸引学生”来听我的课。不然,就有可能被学生“抛弃”,以致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局面。于是,一有时间,教师们就会走到孩子中去,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有的还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才能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无需领导要求,教师们便主动积极地开始研究学生真正的需求,探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方略。由以前的只研究教情,发展到现在更多地研究学情。

  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

  东风东路小学一校四区,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让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就必须关注其过程化和制度化。为此,他们建立了相应的过程管理制度。

  他们确定每周一次本校区各年级的集体研课,备好“种子课”(即起始课),研究教学中的个性问题;每月一次的全年级“单元”集体备课,认真学习《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和《教师参考用书》,全面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及相应的评价要求,商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月一次的科组校本教研,研究本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多种形式的教研方式、备课研讨,使不同年龄、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都参与进来,所有的教师都在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商讨、有思考的备课过程中,对教材有了较好的把握,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每一位教师在不同方面又各有所长,于是,在课堂教学上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美景观。

  每学期,学校都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分别由语、数、英3位分管行政的领导对本科期末考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大家统一分析原则、分析方法和参考依据,使质量分析更具科学性、诊断性,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们深刻反思,进一步明确新学期教学工作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在分析中,每位教师不但反省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学校教学工作也有了整体了解,还获取到更科学的教学方略,从而调整或修正以往的教学思路,在新学期的教学中,让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

  科技润东风,童心创未来

  为了激励全体少先队员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东风东路小学于2018年5月31日举行了以“科技润东风 童心创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节。

  科技节主要围绕“科技与生活”“科技与学习”“科技与未来”三大主题开展,以体验和实践为理念,根据队员的认知基础分别为低年部和高年部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项目。每个校区30多个丰富多彩的科技体验内容,让学生眼界大开。其中包括:无人机操作体验,AI编程机器人及各式机器人操作体验,vive虚拟现实体验;还有玩具反斗乐园、3D打印和科学实验小剧场等又炫又酷的项目。另外,六年级的“科技小达人”还精心设计了“科学大讲堂”,不但有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更有黑洞、虫洞等世界级科学话题的研讨和分享。

  此次科技节更大的亮点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展示和互动的产品,都是少先队员们通过各种高科技的设备和软件,自己动手动脑,将各种创意变成了现实。全体少先队员在《活动手册》的指引下,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艺和智慧,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各项体验活动。活动中,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体验了高效的科学方法,传播着正确的科学思想,激发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质,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成就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彭娅校长说,通过这样有收获、有意义的科技节,期待在队员们心中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以爱国科学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立志读书报国,为用科技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学习!

  以高站位、大情怀让学生拥有大格局

  子夏是孔子弟子四科十哲之一,可孔子仍然告诫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原因在于,“子夏文学虽有余,然意其远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语之以此。”(朱熹《论语集注》)看来,仅有文学素养、没有个人修身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为治国平天下而学,以利天下人为己任”。(李炳南《论语讲要》)

  彭娅认为,小学虽小,却同样可以心怀天下。不能把学生仅培养成“小人儒”,而要让他们成为“君子儒”。为此,就要培养大格局的学生。大格局的学生需要大格局的教师,大格局的教师需要大格局的学校。东风东路小学,就是具有大格局的学校。

  “丝路伴我行”涵养了家国情怀

  陆游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小学生“汝果欲成长,功夫在诗外”。那么,诗外功夫是什么?一是文本性的阅读,二是实践性的活动,即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7年,东风东路小学的“丝路伴我行”暑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跃升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倡议,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培养其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东风东路小学在一至三年级与四至六年级同时开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活动。

  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遵循精选书目、“取法乎上”的原则,即尽可能读经典文本,因为这样的书既有优美的文字,又有真善美的思想。它会在有形无形之中,浸润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优化他们的语言文字素养。为此,东风东路小学对全体学生提出“做一个小书虫”的要求。同时,根据年级学段的不同,要求他们根据阅读内容创作手抄报、美术作品或绘制地图(纸质或电子版)、朗诵喜欢的段落并与他人分享;并要求高年级学生写出8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在行万里路方面,他们参考“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选定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广州邮政博览馆、沙面)、广州黄埔古港、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汕头樟林古港、梅州松口古镇、湛江徐闻古港、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清远浈阳峡、潮州宋代笔架山窑、揭阳惠来沿海海丝遗迹等地作为研学旅行地点。每次组织研学活动,他们都精心策划,设有旅行前“导学”、旅行时“研学”、旅行后“展学”,让研学严谨开始、有序进行、高效结束,并倡导学生自发“后续”。

  研学之旅后要上交作品,上传班级微信群、班级网站或以班级为单位设置的网盘存储,及时与同学们分享;学校微信公众号每周遴选优秀作业进行推送;开学后还召开了“丝路伴我行”主题班会分享。

  分享式的“展学”可谓盛况空前,演出高潮一浪高过一浪。2017年10月27日下午,东风东路小学东风广场校区的中队文化小舞台上,二(7)中队“一带一路”世界同心中国梦主题展演,队员们穿着22个国家的民族服饰,按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中亚、东欧4个节目篇章出场表演,将世界和平、祖国强盛、团结有爱的美好愿望传递出来。以歌曲、舞蹈和台词结合的形式,呈现出队员心中的“一带一路”与爱国情怀。

  彭娅校长告诉笔者,学校舞台给所有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他们热情的投入、神思天外的想象、唯妙唯肖的演出,让教师与家长非常感动。彭校长坚信,气度影响格局,性格决定命运,孩子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让他们在最好的童年时光里,与高尚为伍,与智慧为伴,行游天下,思接千载,是东风东路小学教育的最终旨归。

  诚信进课堂

  《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并说“不诚无物”。由此看来,古代圣贤对于诚信何其重视。而且,诚信在当代社会,不但没有消减其重要的意义,反而更加彰显出生命的价值。

  彭娅认为,课堂不应当只是授业解惑的场所,还应当是提升人格的道德高地。诚信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应当从小培养,也应当理所当然地走进课堂。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诚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没有相应的教材。只有将其具象化,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东风东路小学从2017年倡导“诚信进课堂”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来自50多个行业的83位优秀家长走进了69个班级,给全校3044名学生带来一道营养丰富的诚信文化大餐。其中有全国知名的艺术家、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著名的专业律师和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等。他们多是学生们身边的熟人,有的还是学生的父母;可他们又都是当今社会的精英,通过自身的经历,生动形象地讲述诚信为什么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失去它,就会像孔子说的那样:“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所以,学生们听得入迷、入神、入境,“于无声处”让诚信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

  开展诚信进课堂之后,校园精神面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孩子们课下结合日常学习与生活小事,常常不由自主地谈论起诚信的话题。有的孩子说,诚信在我们的心里,也在我们的言行中。于是,有的孩子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关注社会上关于诚信的热门话题,自发地进行讨论。

  副校长刘宝玲认为,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诚信是不能缺失的基本内容。东风东路小学的诚信教育还不止于“诚信进课堂”,它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程。比如,学校专门设置了“诚信教育”专题学习网站,把69个班分享的诚信教育资源放在专题网站上供大家学习交流;学校还召开了“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家长诚信进课堂经验交流会”,全校3000多名家长与全体师生一起交流分享;还收集了许多孩子的学习诚信教育的感悟与做法,陆续刊登在学期末的校报上。

  彭娅校长说,有了诚信,就像为自己的道德银行储存下一笔极大的精神财富,从而让未来的生命更有意义。这笔财富,会让每个东风东路小学的学生受用终身。诚信的品质通常与同理心、共情力相伴相生,当学生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自然会承担起改良社会、造福人类的历史使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面向“AI+”时代的学习空间重构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进驻教育场域,东风东路小学也应时而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空间的重构,提出了面向“AI+”时代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路径。

  首先,实现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优化融合。

  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无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还是运动场、生态园、走廊转角等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东风东路小学都追求美观舒适、功能突出、灵动开放,便于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协作学习。这种情怀式、体验式的物理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真正打开了主动学习的学生端口。

  同时,东风东路小学也加大虚拟学习空间的建设力度,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成为可能。通过自主开发和共享共建,东风东路小学已经建成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学习资源“智库”;还以知识众筹的方式引进“名师微课”“小先生学堂”“网络优课”等学习资源。目前,“智库”中包含近10000个平台资源、500个网络课件的开放式资源。学生运用移动终端开展泛在学习时,基于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媒体偏好上的差异,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进程,自主选取主题资源。同时,也推动教师教与学的流程再造,给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模型,实现课堂空间的新变革。

  其次,实现了学校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优化融合。

  学校智能“共享”图书馆的建设,大大地扩展了学校的公共空间。智能“共享”图书馆实现了多功能分区,促进了学习区、分享区、创意区的综合应用,弥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学校图书馆应用系统加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平台,建成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东风东路小学分馆,可以无缝衔接和利用全市公共文化资源。

  服务设施的AI辅助,应用了人脸识别系统、自助借还书管理系统,方便快捷。东风东路小学的图书馆智能借阅App,可交互解答学生借阅流程等问题;能自动生成学生的动态阅读轨迹,智能推送相关的阅读书单,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的同时,有效地延展了学生的阅读深度空间、广度空间。

  再其次,实现了内隐认知空间与外显行为空间的优化融合。

  在智能技术支撑下,东风东路小学构建起了伴随式德育评价体系。这一体系通过对动态数据的搜集、整合、跟踪,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评价、反馈,初步形成了学生德育发展数据的采集模型,实现了其情意形态、行为习惯的可视化。

  教师依托“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在鼓励性的加分评价、修正性的扣分评价中,及时对学生的意识状态、积极表现进行激励,并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家长,提高了家校互动的时效。在课堂上或课间时,教师可以使用NFC智能手机在学生V卡上直接刷卡,自动进入该学生的评价界面,即可快速地完成信息输入、勋章发放等评价活动。通过评价数据的积累分析,可以准确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特长、优势,也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成长方向是否正确,从而确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内容。

  在脑科学视角下,东风东路小学依托传感技术、物联网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从学生数据的意识化到学生意识的数据化,实现对学生的成长状态、注意力、情绪等的测量。通过智能图散点图、知识雷达图、德育树等图谱,形成学生的德育成长档案。在这一成长空间中,“知、行、情、意”四者螺旋发生,让每一个学生更接近从认知到情意的内醒。

  东风东路小学三个维度的空间建设,从“为整齐划一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多元学习而建”,把学生推到了空间建设的中心,给学生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课内外寻找最佳的学习时空,并根据学习状态来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尽可能地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面向“AI+”时代的学习空间重构,是东风东路人智慧的结晶,他们怀着对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以勇立潮头的改革者的姿态,引领着基础教育的美好未来。

  需要说明的是,办学行为的更公平、更科学与更广阔之间并非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而是交叉关系。笔者只是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其中的内涵,才进行了分别叙说。其实,在追求更公平的时候,也有了更科学与更广阔;在追求更科学的时候,也有了更公平与更广阔;在追求更广阔的时候,也有了更公平与更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疑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全息式系统工程。

  (陶继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奋斗是人生的标配

  • 扎根乡村 坚守教育岗位

  • 我了解的中秋节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教育论坛

  • 接孩子别堵校门

    上下学恰逢早晚高峰,接送孩子的车辆加剧校园周边交通压力。最近,《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北京市多所中小学发现采访中,一线交警告诉记者,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加强与周边企业合作,为家长提供临时车位。比如,海淀交通支队协调人大附中分校附近的双安商场

  • 教育现代化得有“乡村偏好”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与城市教育现代化同等重要的命题。乡村作为独立的社会存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乡村教育。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比例缩小,不少乡村学校留不住学生、留不住老师

名人坊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林青

    在贵州省贵阳市环城北路一处绿树成荫的地方,一块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长方形石碑立在其中,其背后的山岩下矗立着题写有“林青同志就义处”的一方石刻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因家境贫寒,早年在一家商号当学徒。1927年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 王晴晴:一腔热忱献设计,专注教育无遗力

    9月初的怀化异常炎热,当记者来到来到怀化学院唯美楼一楼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室时,王晴晴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只见她穿着一件灰色的素麻长裙朴素而得体,在呼记者坐下之后,她开始热情的介绍起工作室的相关情况。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