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设计师创意改造“趣村”-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大学生设计师创意改造“趣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焦德芳
2018-10-12 08:23:37

  盛夏林木,汇雨为塘,位于江西吉安的夏木塘村由此得名。小村之美,在于乡趣,听夏日虫语,闻木之清眠,问塘中秋色,是这里如诗卷般的景致。

  和中国许许多多农村一样,夏木塘也面临着空心化的危机,村里的年轻人像溪流般从这里奔向大城市便不再回头,小小的乡村渐渐褪去了生机和活力。

  为了激活乡村的生命力,当地政府决定在旅游开发和维护传统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展开了一系列用设计、文化、艺术的力量激活乡村的探索,目的就是“让乡村变得有趣起来”。

  今年,来自全球的21所知名高校建筑专业的师生来到这里参加2018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他们以“趣村”为主题,对夏木塘村的院落或场地进行改造。 这里的山野、森林、水塘就是底图,年轻人用自己的视角体味自然,将来自四面八方的创意和思维带进传统乡村,用别具一格的设计改造唤醒乡土。

  天津大学团队在村中惊喜地发现了一棵古樟树,把它打造成村落中一个的标志性集聚场所,取名为“夏木塘之舞”。

  学生们发现,在夏木塘,这棵老樟树如图腾一般扎根于村民的心中,但是现实中,这棵树却大受冷落,树旁的秋千亭,单调的十字路口都一一将这棵树割裂成了单一的风景符号。

  他们的方案是围绕这棵大树,通过3个同心起伏的圆环,来塑造大树作为“图腾”的场所感,同时又不失“趣”的主题。

  3个圆环中第一环为木,传达嬉闹之趣:用木板阵列出倾斜的曲面,并在树枝低垂处隆起,孩子奔跑于上,既能体会到嬉闹的欢愉,又能在玩耍同时亲近这棵古老的大树,这即是孩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乡趣;第二环为石,传达互动之趣:砖石给人一种厚重之感,深灰色的马蹄石连接成一条慢行的步道,镶嵌于其中的脚印、手印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印记,亦是我们留给夏木塘美好的回忆。老砖砌筑的台阶,可走、可坐、可跳,在解决陡坡上下交通的同时,也给人一分安宁,亦是一种别样的乡趣;第三环为灯,传达光影之趣:麦穗灯掩映在草丛中,配上村头小溪里的卵石,白天随风摇摆,斑驳了日光,夜晚,其温暖的光泽烘托出大树的神圣,让夜晚的村庄同样洋溢着欢乐。

  整个设计体现4种趣味:欢聚之趣,人们围绕大树聚会,形成交流场所;嬉闹之趣,人们在圆环上进行钻、卧、坐、倚、跳等活动,形成生活性空间;互动之趣,圆环内部设置脚印模块,人们踩着脚印行走,犹如舞蹈一般;光影之趣,绿丛中犹如荧光之火,为乡野带来梦幻之趣。

  夜幕降临,琼树之下,芦苇灯旁,大人们欢聚,小孩们嬉戏,情侣们表白,将景观之趣、行为之趣、旅游之趣融为一体。

  美国雪城大学和天津大学联合团队设计的“荧光夏木塘”的创意来自画家莫奈的《草垛》与梵高的《星空》。他们将“荧”解读为:艹(稻草、花藤、导光管)+ 冖(竹结构)+火(光)。用本土的材料,建造一个外表低调而内部别有洞天的空间,抬头满眼好似星光也似萤火。

  “荧”是一座爬满了花藤的简单的草垛,在村中谦逊地存在。入口处朝北缓缓掀起,从人眼的高度看不到她的内部,人们不得不俯首谦逊地进入。适应内部的光线以后,抬头满眼好似星光也似萤火,让人静静地坐下来躺下来欣赏斗转星移。

  来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指导老师副教授胡一可介绍,这些建筑创意设计的特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树、草垛与村民相依共存,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围绕它的设计一定要融入人的要素,将村民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注入其中。

  几个月的勘查、设计以及亲自动手建造的过程,也让大学生们对乡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乡村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趣村”,大家也有了各自的理解。

  有的人认为,“趣村”的建构应该满足外来游客,即城市人的趣味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游玩等旅游需求和体验。城市人对乡村的向往,往往因为对城市忙碌生活的疲倦,而并不是向往真正的乡村生活。有的人认为,保护更重于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需要帮助村民树立保护意识,因为他们常常对于很多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甚至随意破坏。同时,“趣村”的建立,还需要村民在乡村建设中有所作为,最好能在不影响他们原有生活的情况下,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形成良性循环。

  村民的质朴和善良让天津大学学生于博印象深刻,“他们习惯于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也热爱这个自幼生长的地方。我们不该拿城市人的审美和想象,对乡村随意改造。”她说。

  大学生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和村民一同生活、一同劳动,如今的夏木塘随处可见这些年轻设计师的“趣村”作品,有倾听自然的“声之穴”、与古树为伍的“夏木塘之舞”、与月色同辉的“萤火虫之屋”、与宁静素雅的“竹台轩”……众多村民参与了村庄新的营造,他们说“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只是比原来更美了”。

  活动主办方表示,这些设计秉持着夏木塘特有的文化特性,建造作品符合于夏木塘当地文化,做到真正“以人为本”的建造设计。同时逐步唤醒村民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以现代的视角延续乡村不灭的文化之美。

  本届大赛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认为,尽管同学们做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小建筑,但是这种尝试意义很大,在文化、地域和思想上呈现出的跨界很有张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焦德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乡村阅读

  • 手绘京剧脸谱

  • 军营体验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粮油行业首次举办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

    本报讯 (记者郑莉)9月27日~28日,由中粮集团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中粮集团工会承办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首届中粮集团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本次竞赛设置了制米工、制粉工、饲料加工工三个竞赛工种,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比赛,最终决出各参赛工种的个人奖项和团队奖项。

  • “定向培养”

教育论坛

  • 疯狂培训不如理性育子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小学生家长竟然一口气交了7年的英语培训费,有的孩子甚至在近两个月的暑假里仅有5天没有上培训班。在笔者看来,“疯狂培训”往往会适得其反,其恶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火中取栗,有时不仅根本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 怒火升腾时,且慢半拍

    出差在外,在一个小区门口看见一位年轻的妈妈训斥儿子:“怎么比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到家?是不是去玩游戏了?你这孩子怎么不学好……”那孩子约莫七八岁曾经,我也和这位年轻的妈妈一样,教育孩子的时候武断、急躁,伤害了孩子,至今想来仍然懊悔不已。

名人坊

  • 葛晨虹:学伦理学,做伦理人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葛晨虹(资料图片)他们最敬爱的一位师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伦理学会会长葛晨虹教授因连续加班工作

  • 赵翠:俺眼里只有学生

    “干啥的说啥,你当老师、做校长,眼里就应有学生,没有学生咋有学校,咋有课堂?俺就是这么想的和做的……”说着说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9月1日,市里举办“2018莱芜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赵翠获评全市最美教师。她的事迹展播中有句萌萌的话:“俺眼里只有学生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