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生会:“小蓝鲸”与你一路同行-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南京大学学生会:“小蓝鲸”与你一路同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闻羽 于佩鑫
2018-11-28 08:29:30

  编者按 怎样建设一支甘于奉献、健康成长的学生会干部队伍?怎样让学生会成为广大同学共建共享的大家庭?怎样通过在校园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广大同学?南京大学学生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锤炼队伍,通过院校联动、同学参与和学生组织协作提升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聚焦权益维护、深化提案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建设,积极探索了学生会的改革之路。

  --------------------------------------

  南京大学学生会有个亲切的昵称——“小蓝鲸”,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少不了“小蓝鲸”的身影:图书馆、食堂、超市里忙碌的校园义工,宿舍楼内为同学排忧解难的权益小黑板,海报栏上经常出现的学术创新与校园文化活动……

  “小蓝鲸”的无微不至源于南京大学学生会“心中装着每一个南大同学”的理念。在学生会组织改革设计中,“小蓝鲸”目标就是做一个让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离不开的组织。

   担起责任 在奉献之路起航

  自从参加了学校超市的志愿服务岗,社会科学试验班的学生柳雨含对这份工作“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原来以为只是实践能力的锻炼,但她在具体工作中发现,看似简单的活儿,要做到井井有条不容易。更关键的是,她在劳作中体会到超市阿姨的辛苦,理解了阿姨的不易,也认识到“要多做多想,摆脱眼高手低的毛病”。

  近年来,学生会每学期都会联合学校图书馆、学生食堂、教育超市,设置大量校园义工岗,在提供志愿服务岗位的同时,吸纳同学们对日常公用设施的意见建议,推动制度完善。

  今年暑期,由学生会骨干组成的精准扶贫实践团队赶赴贵州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安顺贫困县,进行为期1个月的扶贫调研。

  其间,“小蓝鲸”们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访调研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脱贫现状,形成较为详实的调研报告,并结合专业知识建言献策。

  “这可能是我两眼望进村子、两脚踏进土里最久的一次了。”医学院学生戴瑜彤至今有些激动,她希望能用上专业知识,帮忙改善乡村的医疗现状。

  见得多、问得广、想得深,“小蓝鲸”们扎根中国大地,积极进行自我教育。

  该校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政府管理学院学生钟驰航是该校2016~2017学年的学生会主席,曾在云南双柏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除了日常教学,他利用学生会工作经验,筹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点燃了孩子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这个过程中,钟驰航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工作”,“好工作是能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

  如今,这些努力“做优秀的人,做卓越的事”的学生骨干,通过培养和强化宗旨意识、表率作用、严实作风,向着既“接地气”又有担当、肯奉献的目标不断奋进。

  共建共享 为学生成长护航

  在以往学生会的实际运行当中,校级学生会常拥有校内外很多资源和机会,却限于精力无法充分调用;而院系学生会由于渠道和人手限制,往往为配置有效资源挠破头。

  曾有学生调侃:“校会是大水漫过堤坝,装满了就溢出来;院会是旁边禾田,水不够快干涸了。请求改建水道,把水引流灌溉,这样不浪费,还能千里丰收。”

  校学生会多次召集校院学生会联席会和专题研讨会,第一手调研广大同学需求。通过“共建共享,共融共通”,“小蓝鲸”为“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写下生动注脚。

  《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明确规定,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中,非校、院系级学生会骨干的代表比例不得低于70%。各类团学评奖评优和实习培训推荐,也为来自院系的更多同学打开了更广阔的平台,提供了更多元的机会。

  南京大学团委负责人表示,“小蓝鲸”们拥有相对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应当有反馈和奉献意识,要懂得让利于院系组织、惠及更多同学,把成长与发展的机会留给更多同学,让大家拥有互补共进的机会和舞台。

  今年,学生会还推出“蓝鲸同行”计划和“小蓝鲸”公开课系列培训,通过“一院一品牌”培育专项、为院系提供宣传推广渠道、在物资调用和财务报销上简化申请流程、共建外联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探索“资源下沉”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校院联动的具体事务中,“小蓝鲸”也积极借力各级学生会组织的力量。该校新生文艺汇演采取“大项目制”合作方式,由校学生会牵头,邀请院系学生会以及社团作为合办者参与到活动筹备、节目排演的全过程,为更多同学提供策划组织大型校级活动的“初体验”,为各级学生会组织协同发展添砖加瓦。

  如今,在“小蓝鲸”的共融共通之下,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正在呈现新面貌。

  制度创新 为校园生活领航

  今年6月,南京大学召开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对学生会章程进行修订,并于会后制订完善了学生委员会的工作办法,学生会也迎来了自我革新的契机。

  按照修订后的章程,学生会对组织架构及职能进行整合,由原有的11个部门精简为综合事务部等7个部门,进一步突出思想引领、学术创新,秉承“心中装着每一个南大同学”理念,达成“有序的层次化和有效的扁平化相结合”的改革实效。

  这次代表大会收集了近200份提案(建议),学生会专门成立了提案工作小组,分门别类对提案进行梳理归纳、审阅提交、跟进反馈,并定期通报工作进度。

  这些涉及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成长成才、校园文化等各领域的提案,在他们的积极联络与耐心跟进下,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亮出诚意,拿出行动,干出质量”已成为“小蓝鲸”的共同承诺。“小蓝鲸”坚持“于无声处”展开调研,组织学生会成员刷楼跑宿舍,深入食堂调研,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切实诉求,最后归纳整合,形成有实际依据、有认可度的学生会工作方案。“这些接地气、有共鸣的方案,都是吃‘百家饭’、逛‘百家屋’谈出来的。”该校学生会主席刘东鑫说。

  对提案工作小组成员、环境学院学生朱博阳来说,提案工作是从清晨到夜半、马不停蹄。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召开线下答疑会,带着提案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老师沟通,推进提案落实。

  看到提案得到重视,一步步变成现实,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结合“权服侠”公共QQ平台、“我想听你说”微信反馈窗口等互联网平台,“小蓝鲸”探索了线上权益服务模式,再加上开展学生荣校会议、优化权益委员机制,在线上线下为同学和学校搭建双向交流的渠道。

  有同学在“权服侠”公共QQ平台留言:权服侠,不放假;“小蓝鲸”,解闹心。

  如今的“小蓝鲸”,已逐渐成为南大青年学子们首先想起的青年友和知心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闻羽 于佩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清华博士后万蕊雪获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 荒山种出致富林

  • 超八成受访青年直言:父母把想法强加给自己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第十三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行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翟帆)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和《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苏州评弹学校协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日前在江苏苏州举行。“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是我国职教界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在职教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论坛崇尚自由,没有绝对权威

  • 重庆金融行业技能大赛促职工提素

    中工网讯(记者李国)日前,由重庆市总工会、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筹备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重庆市第三届金融行业职工技能大赛闭幕式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举行。

教育论坛

  • 本科教育基因六大特征解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时间节点看,恢复高考以来造就的“第一代”大学生,成为这一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从专业设置看“第一代”特征根据139所已接受审核评估高校的专业设置统计,2017年我国139所高校的平均专业数是60.2个,专业覆盖学科门类数是7.3个

  • 学风也是专业问题和学生发展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末伊始,学风问题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一个显性问题——不少大学生学习乏力,缺乏学习动力;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问题在高校屡屡发生面对学风问题,教育部采取了多项举措,如2002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2009年分别成立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名人坊

  • 朱守非:坚守非比寻常之路

    【人物简介】:朱守非,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催化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重点研究了几类以氢转移为关键步骤的重要有机合成反应,提出了“手性质子梭”概念。

  • 席酉民:见证高等教育发展

    从渴求知识的青年学生变成农民,席酉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挣扎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为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1974年3月2日,17岁的席酉民推着自行车,驮着一个竹制箱子走出西安市长安县引镇中学的大门,高中毕业了,他得回到引镇公社甫江村四队老家当农民。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