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才会赢-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爱“美”才会赢

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集团化办学之路

唐敏 李敏
2019-03-13 09:51:16

  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屈惠华(左三)与各校区校长砥砺奋进、携手前行

  校园文化艺术节师生和家长同台表演

  美学家蒋勋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其实,一所学校对美的追求和探索的程度也决定了它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甚至间接地决定了学校在教育生态链中的优劣。

  作为草原之都呼和浩特市基础教育的标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依托教师和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校园环境建设、教师培养及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对师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将“释爱启真、立美育人”的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变成“实验人”的一种“基因”并且不断地传承发展,在教育生态链中赢得了一定的优势,具备了必要的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化办学之路上走得扎实、稳健,让更多的适龄学生享有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以爱之名——用有态度的美润泽生命

  “一所学校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实验中学的存在就是要为每一个生命的多姿多彩而努力,去欣赏他们独特的美丽。这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屈惠华常常提及的一句话。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实验中学努力把物化的校园文化设施内化成学生心灵的积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校园一草一木的美意。当笔者走进实验教育集团的5个校区,感受最深的就是,校园里处处书香浓郁,静谧中蕴含活力,热闹中生机无限。

  无论哪个校区,校园内弥漫的书香与“实验文化墙”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每一个教学楼都相当于一个开放的大型图书馆,遍及各楼层的花园式图书角是学生们课间的乐土,种类齐全的图书触手可及,随时都可取阅,花香与书香和谐交融、浸润。“品如海、德如玉”的校训等集团核心文化图文并茂、引人注目。

  校园里,非常显眼的“荣誉墙”如同一位值得敬畏的长者诉说着“实验人”的自豪与荣耀。紧邻荣誉墙的60面风格各异、表现各自班级文化的旗林,在教学楼前尤为醒目,这些都是由学生们自主设计、制作的。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是每一个团队、每一个班级团结一致、表现美、彰显美的象征。这些设计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培养有“中国品格”的大写的“人”的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每一个年级组和班级都根据学校核心文化内涵,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风格各异的班级文化和年级组文化并体现在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当中。每学期“最美教室”“最美办公室”的评选促使师生们把教室和办公室打扫、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舒适,这使学生们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养成。

  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学生们眼里,屈惠华校长不仅是校长,更是他们眼中的“校长妈妈”。因为只要学生们有想法、有需求,她就会带领教师们克服困难去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目前,依托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中的第二大类课程——技能兴趣类课程,用特色鲜明的“选修课课程超市”,为学生的“特长+优质”融合发展提供课程支持,保障了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课程选择权和参与权。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开设了44门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要求。一些专业化课程都是聘请校外专业的老师授课,如“马术”“珠宝玉石鉴定”等。学校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发展自己爱好和兴趣的平台,还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每年的“实验嘉年华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大型盛会都是学生们最期待的,各类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甚至可以与高等院校相比。学生们在多彩的校园文化中熏陶浸润,从中获得了自由、充分、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也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现在,思维活跃、素质全面已成为实验中学学生闪亮的名片。

  让学生怀着对知识的向往来到学校,带着感恩和留恋离去,教育才是成功的。学校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会邀请学生家长来参加,与孩子共同分享这一激动与幸福的时刻。无论在哪个校区,在毕业典礼上,学生和教师永远是“主角”,屈惠华校长也会亲手为每一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给教师们颁奖,动情分享“爱”的故事,让毕业典礼成为伴随着欢笑与眼泪、感恩和激励的一次心灵的洗礼。事实证明,当教育着眼于学生心灵的培育,让他们拥有仁爱与感恩之心时,教育才是真教育。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学校不仅得到了文化的滋养、智慧的启迪,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更保持了对生活的审美与热爱。

  以心换心——用有力度的美引领超越

  提到美,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冲击视觉感官的表象的美,比如景色、外形等,却忽视了美更是一种品质和修养,如果能发掘出这种潜在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美,那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与很多学校一样,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诸如“教师职业倦怠”“缺乏创新与活力”等问题。但学校通过“培训引领、教育助推、反思升华、考核促进、表彰激励”一系列机制,培养和发掘每一位教师潜在的美,全面提升了教师师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这套发展体系的核心就是运用正面思维去鼓励、观照每一位教师的内在美,推动彼此交流合作形成互补,助推成功、实现双赢。校长屈惠华在与笔者交流过程中曾说:“要让一所学校持续良性地发展一定需要有精度、有力度的管理,而尊重每一个生命自身的潜能和向上、向善的力量就是管理的利器。”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她更看重制度的合理性、执行力和延续性。在她担任校长之后,开始改变原有的学校指定教师搭档的方式,实施了“双向选择,自由组合”制度,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了教师们自己,让他们自己推选心目中合适的年级组长,再由年级组长去调兵遣将。这使所有的教师都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努力工作的义务,促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否则就会面临没人组合而“被下岗”的后果。这样的改变,充分激发了教师们对美的追求,使自身的品质和修养得到了逐渐成长,让他们体验到了教育职业的幸福、价值和意义,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为了激发教师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实行了多元化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学成绩,还增加了家长、学生、班主任对每个教师的满意度指标,如每年组织学生评选“学生最爱戴的老师”“家长最信任的老师”等。同时,对教师的评价还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与质量系数的比例,如评选“低负担高效率教师”“高负担低效率教师”;在校区评价上,还增加了“培养骨干教师及名师数量”的内容。这些举措引导、监控、调整了教师的发展方向,评价、诊断出了各校区的教育服务质量,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基于“双向选择——自由组合”模式、“中考科目教师评价办法”“非中考科目教师评价办法”“教师诚信监考承诺制”等评价制度和考核办法,学校各类先进评选、职称评定以及送教师外出听课、出国考察,都由自己的考核评价分数决定,不需要投票产生。实现了教师们理想中的“我的先进我做主,我的职称我做主”的美好愿景,使很多新名师脱颖而出。现在,实验中学已成为众多优秀的免费师范生竞相选择的理想学校。

  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教师的合理流动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学校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采取在集团管理中心统筹调配下,教师在5个校区顺时针流动的方式,而且流动到偏远的校区都会给予绩效考核加分和评优晋级优先的支持。学校以“品如海、德如玉”为校训,特设了工作10年的“绿色服务奖”、工作20年的“蓝绿贡献奖”、工作30年的“蓝色奉献奖”,以及工作30年以上的“深蓝功勋奖”。这些举措让各校的优势在交流与整合中得到不断强化,教师也由原来的“学校人”,变成了“集团人”;在轮岗过程中,教师的归属感由“学校”走向了“集团”,教师队伍也因此而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以情动人——用有温度的美凝聚力量

  学校科学统一的制度管理是唤醒生命的人文管理,是一种刚性的美。在屈惠华校长看来,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有温度的,只有身心健康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她希望实验中学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实验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所以,12年间,学校就开展了三八节、“好爸爸”“好妈妈”等评选与表彰活动。每年,随着学校正能量的涌现都会增加奖项,今年的表彰又从“十二个好”变为“十三个好”,“和谐邻里”“暖心儿媳妇”“教子有方”等都是后来增加的奖项。除此以外,“六一”儿童节实验宝宝的联欢会、七夕青年教工联谊会等都是这个大家庭的常态活动项目。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促进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在各校区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理发室和保健按摩室;还为教师和学生们免费开设了心理健康训练营及画画、书法、乒乓球、羽毛球等课程。有温度的学校一定是幸福的、积极向上的,这些看似细小的关怀,不只为教师们缓解了压力,还提高了教师们的工作幸福感和归属感,更激发了他们捧出一颗“爱心”奉献三尺讲台的热情。

  学校的关怀让教师们感受到了真情与温暖,教师也自然而然地有了对学生的牵挂、对学校的牵挂、对教育的牵挂,也会因为牵挂而愿意乐此不疲地付出。虽然学校允许35岁以上的一线教师执行弹性工作时间,即在完成必需的教学工作后,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受考勤的监督,但教师们以校为家、婚假不请、产假少休的现象却蔚然成风。90后青年心理教师刘媛开设了“解忧杂货铺”专门为学生排忧解难,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与认可,还上了头条新闻。各校区的教师职业心理成长训练营如火如荼;科研处引领的“涓流、璞玉、匠心——约课”活动已形成体系;政教处的“团队引领课程”有序展开;教导处的“优雅生活,与书相伴”深入人心;实验传媒“爱的教育”公益讲堂,让社会上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从中受益。可以说,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凝聚了全体“实验人”的勇气和力量,让学校成为洋溢着生命光彩,有人文情怀的大家庭,也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效应,催生出更多的美好。

  “美”创造奇迹

  当学校朝着美的方向不断前行、每一名师生都努力成为一个温暖而有光的“人”时,“大美实验”的校园文化生态也悄然形成。多元、丰富、个性化的成长环境,促使师生创造了更多的奇迹。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文化兴校战略、名师强校战略、集团发展战略等各项战略的规划到实施,学校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与力量,整体推动了学校创新发展,让实验中学从一所普通中学发展为拥有5个校区,包含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大型教育集团,让更多的适龄学生享有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走出了实验中学集团化办学的创新之路。因“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办学风格,优秀的教育质量”,实验中学于2014年受邀加入世界名中学联盟,并先后荣获“中国名校”“全国和谐德育先进学校”“全国百强中学”“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称号”“全国学校文化创新校”“全国家庭教育实验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示范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目前,集团5个校区共有175个教学班,在校师生一万多人,被称为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校园和谐的中学。屈惠华校长对笔者说:“学校发展到现在,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未来,我们将继续为教育筑梦,做教育的追梦人!继续做有温度、有情怀、向美而行的真教育。”

  实验中学的集团化办学之路走得如此踏实稳健,完美解读了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真谛。他们秉持“品如海、德如玉”的校训和“以‘少年中国’之精神,培育‘中国少年’,注入‘领跑世界的力量’”的价值追求,不遗余力地寻找“美”,发掘“美”,创造“美”,美出了特色,美出了品牌,更美出了让更多的适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希望!(唐敏 李敏)

  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校区掠影

  (一)鼓楼校区

  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鼓楼校区因毗邻著名的鼓楼将军衙署而得名,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南街75号,环境优雅、交通便利,虽处闹市却不喧嚣,但却是学生们实现人生梦想、体验成功快乐的沃土。该校区是引领内蒙古初中教育的龙头学校,也是首府呼和浩特各重点高中的优秀生源基地,更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初级中学。

  鼓楼校区前身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始建于1955年,校园环境优雅静谧、书香浓郁;培养的学生素质全面,在各类竞赛中独占鳌头,而且呼和浩特市历年的高考优秀生大多都是从这里毕业的。该校区是实验教育集团的主校区,是引领另外四个校区输出实验教育集团的品牌、管理和文化的核心,也是社会满意、学生向往、老百姓口碑极佳的名校。

  (二)启秀校区

  实验启秀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中心区域,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在这条街巷里,曾建有一所著名的学堂——长白书院(后改名为启秀书院)。一百多年来,在这块充满浓厚文化积淀的风水宝地上,在当年八旗子弟读书习礼的遗址中,启秀中学的教育者在不断探索中赋予了启秀崭新的文化内涵——启迪心智,秀甲天下。

  启秀中学积极实践“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恪守“自信、认真、坚韧、宽容”的校训,持续致力于构建和推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的“三为主”和谐发展育人模式。

  (三)察哈尔校区

  实验察哈尔校区是一所可住宿的公办优质中学。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1800人,教职工156人。察哈尔校区致力于培养“思想自由,行为规范”的学生,学生管理工作以严、精、细、实为主线,通过思品教育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贯穿到每日的学习生活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日检查督促,达到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同时构建了人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多元课堂”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成长的广度和厚度提供了条件。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察哈尔校区先后获得内蒙古环境友好学校、呼和浩特市五星级学校等荣誉称号。

  (四)启东校区

  实验启东校区秉承实验中学的优秀文化传统,恪守“启真集美,兴东敬一”的校区文化,致力于打造“让孩子们享受成长幸福,让教师们感受事业成功”的理想校园。资深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汇聚教育的涓涓暖流,经验与活力在启东校区齐头并进。学校本着为每一个学生终身成长服务的原则,注重学生全方位发展,除以“启真课堂”为载体的常规文化课程体系及特色选修课程外,还有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室内操、校园吉尼斯趣味运动活动等组成的“乐动”课程,由校园点赞卡、开学拜师礼、誓师大会、离校感恩仪式及毕业典礼等活动为载体的“集美”德育课程,由学生心育课、家长心育课、亲子心育课及教师心育成长课组成的心育课程。广阔而深刻的课程支撑,为学生成长注入了全面鲜活的营养。

  (五)东河校区

  实验东河校区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首所集小学、中学为一体的公立校区。实验东河校区秉承实验精神,以做“生·动”的人本教育,培养学生个人品牌竞争力为己任,让每一名实验东河的学子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个人品牌竞争力,具有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三感”“三力”:“三感”即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三力”即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德育课程一直贯穿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同时定期组织专题德育课程,如礼仪课程、感恩课程、爱国课程……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实验东河学生毕业时以具有初步五“Q”能力,即IQ(智商)、EQ(情商)、BQ(体商)、MQ(德商)和CQ(创意商)为阶段性成长目标。东河校区从对学生一生负责出发,以课程为抓手,以人和为力量,努力培养具有中国品格的全面发展的大写的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深山教学点的“守望者”

  • 学雷锋 在行动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祁建光志愿服务队”传递正能量

    )“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3月1日,在安九铁路孔垄制梁场的施工现场,100多名志愿者在“全国向善向上好青年”“中国好人”祁建光的带领下郑重宣誓。

  • 打破技术工人职称晋级“天花板”

    来自全国总工会的李守镇委员对劳动者有一份别样的情怀,今年,他又带来了多个提案,建议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就要打破技术工人职称晋级的“天花板”,设立“教授级技师”……

教育论坛

  • 村小“弯道超车”不是伪命题

     当前,农村小学规模日渐萎缩,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很多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村小校长和教师,正满怀激情地探索着村小未来的道路,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本土化的课程激活村小办学活力,复兴乡村教育。

  • 不忘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新的学年开始了。回到学校的师生,让学校再次充满了读书声、欢笑声,校园就充满了活力,一切都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出发、生长。

名人坊

  • 88岁民乐教授 忙完教学潜心研究

     在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刘正维看来,民族音乐非常珍贵,要有专业的人去做研究。2016年,刘正维从教学一线退下来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潜心做研究。

  • “较真儿”的女科学家

    这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委员是在全国两会中度过的。作为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这已经是袁直委员在两会上度过的第7个妇女节。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