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第23次进高考考场-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52岁第23次进高考考场

希望今年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张子渊,张彬
2019-06-06 07:57:33

  本周,52岁的梁实将第23次走入高考考场,这位用人生近一半的时间去高考的四川男人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准备,他打算用最后几天将全部知识点再快速地浏览一遍,然后就走入考场,再次追求自己的大学梦想。梁实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始终坚信,“不可能一辈子考不上”。

  为圆父母心愿再进考场

  梁实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父母都是老师,但5个孩子却没有一个上过大学。

  1983年,排行老四的梁实第一次参加高考,平时就贪玩且不爱写作业的他落榜,此后梁实复读两年,都没有考上。

  三次落榜后,梁实开始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但家里的条件却无法支持他继续读书。于是他开始打工,后来做起了建材生意。能有一个孩子上大学,是作为教师的父母的心愿。1987年到1991年,梁实都参加了高考,但都没有达到分数线。

  2001年,高考报名取消了年龄限制,次年他又报名参加高考,考了370多分,后来因为忙于工作,连续几年没有再参加高考。

  曾因学校不理想放弃

  2010年起,生意已经稳定的梁实又回到考场,连续参加高考至今。其中,2016年他的高考成绩达到453分,超过了二本分数线,但他觉得这个分数很难上理想的学校,于是放弃了填报志愿。

  2018年,梁实考出了自己迄今为止最高的成绩——469分,比二本分数线高了11分。他说,查分那天自己很紧张,都不敢去按下查询按键,是一位媒体记者帮忙自己才知道的分数。当得知分数后,他决定2019年继续考。因为他想上一个学习氛围和环境更好的学校去读书,而不是仅仅为一个大学文凭。

  自称做题太少答题太慢

  高考前,北青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为高考做最后准备的梁实。梁实坦言,自己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不过也管不了外界的那些质疑,他觉得去一所理想的大学读书,就是自己的梦想。

  在考试前的最后阶段,梁实是怎么进行最后的复习?

  他说,这几天把所有的知识点再看一遍,快速、全面地过一遍。要背诵的语文篇目再牢记一遍,还有一些数理化的公式也再熟悉一下。此前几年曾经意识到做题太少是自己的弱项,跟不上答题的速度,新的一年有没有增强这方面训练?“我不喜欢做卷子。今年我主要是把模拟真题做得比较多,也是为了适应考试时候的答题速度。但是跟学校的学生们那种题海战术比起来,肯定还是拼不过。”

  谈及今年报考的目标,梁实说,“首选还是川大(四川大学),不过我心里也清楚,这个难度太大了,要600多分。如果川大不行,川师大也可以,也是个非常好的学校。”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撑起儿童权益保护伞

  • 学习垃圾分类 培养环保意识

  • 彩绘风筝迎端午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宁夏培训贫困人口19.15万人

    记者从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18年初宁夏从促进就业创业、加强技能培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三个方面制定了17条推进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对有创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免费培训。

  • 上海职工科技节成为“工人发明家的摇篮”

    为期9天的第九届上海职工科技节日前落幕。闭幕式上,表彰了762项第31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项目、命名了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展现出上海推进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

教育论坛

  • 高考制度改革带来了什么

     从高考科目内容到高考考试模式,高考制度改革仍在不断地进行,目的就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数据显示,近年来参加高考的学生每年都在1000万人左右。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早该管管了

    中小学生研学热的背后,存在各种各样的乱象,最终不是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就是助长了教育领域的各种不正之风,损害了老师、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名人坊

  • 张海霞:希望更多人能勇敢一些

    张海霞,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机电系统和微能源技术研发工作,先后参与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 谢华安院士: 稻田里的“守望者”

     6月初,位于福建沙县、尤溪、建阳等地的育种基地试验田内,一大批来自三亚福建南繁基地新培育的最新水稻品种和几千份育种材料正在插秧。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