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盯着,也要心存敬畏!”(延伸阅读)-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企业文明

“没人盯着,也要心存敬畏!”(延伸阅读)

本报记者 贺 勇
2018-11-15 00:00:00

  现任同仁堂股份前处理分厂炮制工序班长的陈振会,去年刚从于葆墀中药炮制首席技师工作室毕业。

  工作了10多年、已经40多岁的人,为啥还要拜师学艺?“中医药博大精深,需要学的知识太多了。”陈振会坦言,“能有机会向于大师拜师学艺,当然要珍惜。”

  2013年,经过选拔,陈振会与另外7人成为于葆墀首席技师工作室的第三期学员,计划通过3年的学习,成为同仁堂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和特殊工种的技术传承人。

  师带徒,在同仁堂的历史上由来已久。于葆墀大师就曾拜师老药工刘荫霖,学习中药炮制工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办的第一期“师带徒”培训班开始,同仁堂已举办师徒班50多期,有1000多人次拜师学艺。这种传统培养方式,使同仁堂的许多绝活、绝技得以延续。

  近年来,同仁堂启动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传承和创新技艺技能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发展”的原则下,“传承文化,传承技艺,传承人品”,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中药炮制是实践性特别强的技艺,很多东西需要师父手把手指导。”陈振会说,“比如炒黄的不能炒焦,炒焦的不能成炭,炒炭的不能成灰,这是为了保持药性。”

  每位师傅都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阶段性目标,把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精湛的绝活绝技传授给徒弟们。学员在于大师门下,第一年需要学会认200种药材,并辨别其产地、规格、等级,熟悉药性药效。第二年主要是学习现场操作,第三年是现场操作+总结,由学员自己来总结20个品种的操作规程。

  从芽孢到叶的形状,从叶脉到果实的异同,徒弟们详细学习,记下厚厚的笔记,努力掌握真本领。学习效果,十分明显。第三期学员吕健媛,在2016年北京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中药炮制项目的冠军,被破格评为高级技师。

  在陈振会看来,3年的拜师学艺,不仅仅是学习工艺和规范,更是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的过程。“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这句话,就是说制药时即便没人盯着,也要心存敬畏,对得起天地良心。”陈振会说。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教育背景影响求职 非名校生怎么办

  • 亲家

  • 提防应聘陷阱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职教扶贫,有“职”不贫

    金秋时节,被誉为“苹果之乡”的甘肃省静宁县,连片的果园里果香四溢,一片丰收的景象。刚刚摘掉“贫困户”帽子的静宁县甘沟镇张湾村村民王堆良看着自家地里的苹果树满心欢喜。“苹果10月初就被预订了,每斤3.5元。”王堆良笑容满面地算着收入。今年,他家卖苹果收入近6万元,然而仅仅4年前

  • 汕头市开展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

    中工网讯(记者刘友婷 通讯员张昕)11月3日,广东省汕头市总工会在金平区金砂街道大窖街心公园开展“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会上,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向光向参与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的汕头大学服务队代表授予队旗。

教育论坛

  • 立德树人是音乐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音乐院校要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现在,音乐院校的学生大都是20岁左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这一批学生的人生黄金期

  • 红色文化育人的整体效应与路径选择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既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以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承载的史实,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践依据。

名人坊

  • 闯出民办教育的经典样本(改革开放40年·杰出民营企业家——俞敏洪)

    俞敏洪在演讲。俞敏洪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新东方创始人,另一个是奋斗。作为恢复高考后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他把挫折变为人生的宝贵财富,用奋斗为成功写下注脚。

  • 郭齐家:教育立命 修明心性

    1987年,郭齐家先生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教育思想史》问世。因为当时痴迷教育研究,我认真拜读全书,并做了详细的圈点和笔记。这是郭先生第一次在我脑海里留下的深刻印象。1996年10月,桂子山丹桂飘香,华中师范大学召开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我第一次与郭先生相见,仍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他的及门弟子。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