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提升德育魅力,培养创新人才-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创新

“融合”提升德育魅力,培养创新人才

2020-08-06 07:48:56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课程教学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北京实验学校作为北京市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发展拓展课程、探究课程、融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与国际课程等多元课程类型,丰富基于云平台的网上选修课程,形成了优质多元、开放共享、个性选择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提升了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德育融入特色课程体系

  要让德育内容丰富、生动,除国家课程中相关内容外,需要完善十五年一贯制德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北京实验学校通过新教师上岗培训、班主任培训、魅力课堂德育教学理论培训、德育科研培训等,提升了教师的德育课程研发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研发德育系列精品课程,建立精品德育课程资源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课程。

  国学一体化课程——根据幼小初高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段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四书”“五经”《朱子语类》等,同时开设民族舞蹈、国画、书法、古筝、剪纸、武术等国学兴趣课程。

  美德一体化课程——学校以“孝亲长、睦邻里、亲友朋”等传统美德贯穿一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开展班级践行传统美德的班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自编自演美德践行校园剧,校园广播站“子午书简”栏目每天讲述一个美德小故事,传统佳节开展家庭、社区实践活动,等等。

  实践一体化课程——学校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方法一体化。学校开设人生规划德育课程,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开设学生会、家长会、班会课程,构建学生成长加油站;设置导师德育课程,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进步;设置升旗课程,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实施校园值周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领导力;实施励志课程,汲取成功者的力量;设置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目标;开设博识课程、阅读课程、京剧课程,进一步丰富德育课程体系,深化德育内涵。

  德育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

  德育要从课程教材的实际出发,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仍然是开展德育的主渠道,寓德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才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为此,北京实验学校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借鉴“课程思政”的理念,对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努力寻找学科知识与德育、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各学科都找到了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融合的路径,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讲述数学史及中外数学家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为民族振兴作贡献的责任感;英语教材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同样可以找到德育的切入点。如: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弄虚作假的科学态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在动植物部分,始终贯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主线;在人体部分,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身的健康。地理教师使用新闻报道、文字介绍、数字图表、诗词歌谣等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介绍中国地理国情,渗透国情教育,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新成就相结合、与国家远景发展目标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音体美学科的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在学科中融合德育更容易找到抓手。学校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健全人格。

  德育融入丰富的实践活动

  为了营造和谐共进、相互信任、激励为主的教育氛围,学校在校园里建立80多个宣传栏,定期介绍和宣传优秀学生;广泛开展“七星引路,人生导航”校园之星评比活动(“七星”分别是道德之星、学习之星、礼仪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通过评比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校注重举办大型活动,在活动中育德、活动中育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体。这些活动包括:每学期开学前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每周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召开文明及学习道德模范主题班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品行。

  学校创办德育论坛,与周边中小学校构建合作交流共同体,邀请国外同行来校交流访问,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学校推行班级德育项目制管理改革,让每个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体验责任、体验成长,承担责任、主动成长。学校赋予团委、学生会更多的责任与权力,他们可以自主组织升旗活动,自主开展志愿者活动,自主开发微信公众号等。丰富多彩的自组织社团活动培育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与人生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实验学校的课间运动方式别具一格,夏季课间运动由华尔兹舞蹈和中华太极扇两部分组成。华尔兹舞蹈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与异性打交道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淑女、绅士的风度,有利于塑造美、追求美,养成阳光心态。中华太极扇有利于学生领会中华文化与传统,培育爱国精神,培育统一规范、协同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校开展特色班级德育实验研究,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北京实验学校高中学段开设了熊希龄人文实验班、医学科学实验班,已经启动“1+3”教育模式试点培养方案。学校聘请清华、北大医学部和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陆军总医院的专家教授为实验班的客座教授,开设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一体化活动课程。实验班旨在创新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爱国爱民、为人类战胜疾病而发奋学习的精神。

  学校还将德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学活动,分年级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博物馆、文物古建、军营、科研院所、大学校园、街道社区等开展职业体验与调研活动;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难题,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提高问题意识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入心入脑,让学生乐于参与,这并非易事。从学校层面讲,要有相关机制推动和保障,更需要家庭与社会多方协同配合,营造环境和氛围,找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的有力抓手。

  (作者系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科研副校长、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编辑:李学平

图片新闻

职教

  • 画好三个“同心圆” 下活产教融合一盘棋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 韩城:四个强化做好职业教育招生工作

    近期,韩城市教育局把做好2020年职教招生工作,作为夺取疫情防控和教育发展“双胜利”的关键一招,准确落实全省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会要求,为打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决胜战奠定坚实基础。

评论

  • 期待“现代学徒制”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

    近日,在辽宁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议上,不少单位分别介绍了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和经验。

  • 选“兴趣”还是选“收入”?

    在日益包容多元的社会氛围和成长环境下,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无法“捆绑”学生的未来。心有所爱的青年,定能在不同领域走上各自的成才之路。

资讯

  • 北师大教职工建言献策有了“云”平台

    从本月起,北京师范大学教代会智慧提案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提高了教代会提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进一步方便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构建教职工“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工作格局。

  • 国考补录1.4万余人进面试

    3日,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国考补录面试人员名单,记者统计,共计14286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进入面试环节。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余人,笔试在去年11月24日举行,96.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