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岛上:给缺爱孩子一个爱的家-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家教亲子

学在岛上:给缺爱孩子一个爱的家

2018-09-03 00:00:00

  ■本报记者 龚洁芸

  新学期,崇明区大公中学和三烈中学将迎来首批 “住宿生”——继去年崇西中学在全市首个试点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之后,今年又有两组4个学校加入,实现了全区东中西部全覆盖。

  这让全区近200名孤儿、留守儿童或父母残疾等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大调研关注“特殊少年”

  初衷,源自大调研中一项调查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崇明县在校学生共有特殊家庭学生4866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数的16.66%,其中包括孤儿、父母离异、失踪、低保贫困、留守儿童等。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的缺失,农村孩子中的心理不健康、厌学逃学、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在这个群体中发生较多。

  崇明区教育局在调研过程中,先后向市教委、崇明区相关委办局、各乡镇分管领导、学校校长、学生家长等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实地走访多所学校,了解师资、硬件等资源配置情况,多次座谈深入讨论,确定了庙镇小学和崇西中学为两所试点学校。经过本人申请、资格审核,全区60多名家庭不完整的中小学学生,走进寄宿制学校,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寄宿生活。

  还这些缺爱的孩子们一个完整童年,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港湾,崇明走出了第一步。这“第一步”,打破了原有的就近入学原则,让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同时在寄宿形式上,首次探索小学、初中一体,分学段教学,住宿一体化管理,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校园安全。

  今年,为了能让更多崇明中部和东部的孩子同样受惠,三烈中学和大公中学分别和周边的竖新小学、汲浜小学携手,开设新的寄宿学校。下转◆6版

  (上接第1版)

  从“没人疼”到“有人爱”

  柏永健是崇西中学的校长,他的案头,总是放着一本寄宿生教育基本规划和教育随笔,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静下来翻翻之前的记录,并把近来琐碎的事件、随笔和记录给继续写上去。

  2016年6月,当他接到要在崇西中学设立寄宿制学校通知的时候,感到压力巨大。“寄宿制对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这项工作将耗费老师们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们年纪也偏小,心里确实没有底。”但是让柏永健欣慰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宿管阿姨们,都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爱着这些孩子。目前,学校共给学生配备6个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的行政干部和安保。

  崇西中学的寝室里,住着庙镇小学3个五年级男孩,寝室长是小钱同学。一年来,小钱同学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早上,被宿管阿姨温柔地叫醒,然后洗漱吃早饭,去学校上课。晚上放完学,和另外两个同学回到宿舍,做作业、写字,还会有学校的老师来“串门”。

  家里接连的变故,让小钱同学成为了“没人疼”的孩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也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刚到学校的时候,他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一年之后,老师和宿管阿姨教会了他叠被子、洗衣服,平时还找他聊天、谈心。小钱同学说:“我最愿意待的地方就是宿舍,这里有人帮我、教我,也有人关心我。”

  生活老师的话很实在:“我们给他们多一分关爱和鼓励,将来,社会上就会多一个懂得感恩、对人有爱的青年人。”

  让家庭教育不再缺位

  这些生活在学校的孩子,多来自不完整的家庭:有的父母离婚,有的父母残疾或是已经不在世了。对这些遭遇变故的孩子而言,学校搭起了他们通往社会的一座桥。

  初三那年,个子矮小的小朱同学成了金鑫老师班上的学生。问起他当时申请住宿的原因,他只说了这么一句:“我想换换环境”。

  金老师开始关注他,先是发现他用头撞桌子,接下来,是在宿舍里跟同学发生矛盾后,大哭大叫,捶胸顿足,往地上摔东西;一个月后,更极端的事情发生了,在与同宿舍的同学发生口角后,小朱失踪了。所有值班教师、生活教师、全体寄宿同学在校园里找了半个多小时,才在一处草丛里找到了瑟瑟发抖的他。

  慢慢地,金老师了解到小朱的状况:父母未婚生子,他没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去年奶奶去世后,爷爷只顾自己,他经常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金老师意识到,对于一个即将踏上社会的孩子而言,小朱的状态令人担心。为了帮他“换换环境”,金老师想尽了一切办法:换同桌——让班中成绩最好、跟他有类似经历但乐观向上的学生和小朱做同桌,平时让几个男生经常陪伴他;把小朱爸爸请来,和他谈心交流;还托付各任课教师多给予小朱关心和关注,帮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同时请来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与他谈心、沟通、疏导。一个学年下来,经历了捉摸不透、心惊胆战到“沉着应战”的过程,金老师欣喜地发现,小朱已经完全融入了班级大家庭。他积极参加运动会、艺术节,成为了大合唱的领唱,学习成绩也稳中有升,挤进了班级里的第一梯队。

  从关心、关怀,到为他们打开一扇面对生活的窗,老师们感悟更多。校长柏永健说:“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去关心、爱护这些孩子,更重要的是,给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清华学霸王宇 不靠颜值靠实力

  • 老电视中看变迁

  • 历史藏在档案馆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这类蓝领人才缺口约3000万!有的待遇竟超白领 一个月能赚2万元

    北京:家政市场供需紧张 精品保姆成“香饽饽”北京市居民 姚先生:刚刚怀孩子的时候,选阿姨有很多的憧憬,去了社区的家政公司以后, 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理想。姚先生和爱人都没有育儿经验,又觉得父母的育儿方法比较过时,因此,想找一个有专业育儿经验的保姆。但是,由于姚先生家周边的家政公司规模小、分布散

  • 成都计划5年培育万名“成都工匠“

    为推动成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形成与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相适应,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产业技能人才布局,成都于日前正式发布实施《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提出要大力培养造就“成都工匠”。

教育论坛

  • 透视“青少年近视率第一”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视力健康,“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原因究竟何在?关于近视防治,其他国家又有哪些妙招?

  • 工程伦理教育与中国工程师国际竞争力

    中国要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的转变,需要更多的顶尖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技术大师。一个国家的工程竞争力说到底主要取决于工程师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程师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如何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名人坊

  • 【劳模故事】祖孙3代劳模的故事

    1998年,时任丰润建筑安装股份公司总经理的冯连合对企业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一个人心涣散、濒临破产的老厂打造成纳税超百万元、河北省建筑业规模效益十强企业,成为家喻户晓的河北省劳动模范;之后,他的儿子冯国旺将企业推向新的高度,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2014年,冯家第3代接班人冯硕再次捧回河北省劳动模范的荣誉。

  • 生命之花为教育绽放

    总共8卷21册的《于漪全集》,8月20日在上海书展首发,成为共和国历史上首部来自基础教育教师的全集。这套巨著的作者,是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我这个人很简单,也很天真。我是教师,心里顶大的事情,是一个心眼儿为学生,生命的价值就在这里。”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