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的跨洋焦虑-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家教亲子

中国妈妈的跨洋焦虑

2018-09-04 10:03:00

  原标题:中国妈妈的跨洋焦虑

  今年春天,曾在张翎的新书《劳燕》的读者分享会上,有幸与南翔有过一面之缘。

  如果将世上的男性大抵分为两类,一类目闭耳塞,心思粗糙,永远不知女人在想什么;一类则天赋异禀,可以跨越性别的鸿沟,探听异性的心声。南翔属于后一种,因此小说《洛杉矶的蓝花楹》(原刊《江南》2018年第3期,先后被《小说月报》《北京文学选刊》转载)即便是以单亲妈妈为主人公,女性心理的弯弯绕绕读来居然也是顺畅自如。

  这是一个“深圳人在洛杉矶”的故事。男女主人公偶遇肇始于一场车辆的碰撞,这场碰撞同时也是一个隐喻,暗示着小说即将展开一系列情感与观念上的“碰撞”。

  这位来自南方某高校的高知妈妈向老师带着正上小学高年级儿子秋生远赴洛杉矶,他们在遥远的洛杉矶发生的故事并不新奇,而这位单亲妈妈的焦虑与敏感是那么熟悉和切近,国内千千万万的妈妈读来怕是会心有戚戚。

  不可否认,向老师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好妈妈,却绝不是一个正面榜样。“让孩子在安全、安详与安定的环境里成长到加冕成人礼,这是她矢志不渝的目标,世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回答只有掷地有声的两个字:没有。”——是的,她将儿子当作人生的信仰和自身存在的意义。在这个大原则之下,自己的人生,包括情感,理所当然要为儿子的利益让位:她带着儿子来到异国他乡,不仅为自己的事业,更是为孩子的语言学习;为了儿子,她可以“弄虚作假”压抑自己的情感——明明与丈夫离婚,却要戴着假面上演“夫妻和睦”的大戏;明明与古巴裔美国男子洛斯尔恋爱,却遮遮掩掩,每日睡觉之前,“要再三检查一遍,是否将所有与洛斯尔当晚的聊天记录删除干净了”,连约会都如地下党一般偷偷摸摸,为的是不能给儿子留下心理后遗症。在这位“中国妈妈”的心里,孩子是一件易碎品,稍有闪失就会破碎到无法拼凑,哪怕一道微小的伤痕都会让她痛心疾首,深感失职。小说中,同为访问学者的梅欣怡潇洒地游走于各种肤色男子的臂弯,这与向老师对待感情的忸怩形成鲜明对比,同为中国女人,这位洒脱的女同事没有孩子。

  “中国妈妈”的逻辑让向老师活得憋屈、敏感而易怒。小说的两次冲突都由“中国妈妈”的焦虑引发:第一次是自己视作金科玉律的教育理念遭到语言学校的老师的质疑;第二次则执意认为儿子遭到了美国孩子的歧视和欺凌,以致一反温文尔雅的常态,变得如母兽般“暴跳如雷”,对着恋人“破口大骂”。

  小说中向老师始终对洛斯尔的卡车司机的职业身份耿耿于怀,也与这望子成龙的价值观体系一脉相承——卡车司机这样的身份是难以启齿的、无法被父母接纳的“错误”的职业选择。

  在异国文化的观照下,“中国妈妈”的焦虑显得更加分明。耐人寻味的是,这部作品中,彼岸依然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存在。对婚姻、对子女、对职业,作为“西方文化与观念”的代言人洛斯尔父女都有着更为从容、开明、自然的态度。他们对向老师和儿子是提点和引领的“导师”。显然,作为新生力量的代表,儿子已经先她一步,自觉地以艾娃为人生榜样,向着以艾娃为代表的生活态度迈进。

  小说以《洛杉矶的蓝花楹》为题,结尾处作者描绘了蓝花楹恣肆绽放的盛况,这种张扬自在的生命状态正是向老师作为一个“中国妈妈”所缺乏的。作者用一组反义词来反复形容蓝楹花盛放的美景。这些矛盾交叠的词语不是来自花本身,而是来自看花人内心的激烈冲突。故事的开头男主人公将受损的小汽车开走,成为这次“碰撞”后果的修复者,那么故事的结尾他还能再次到场,成为这场文化“碰撞”的修复者吗?小说留下了一个令人期待又耐人寻味的开放式结尾。(朱 丹)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轮椅上的教师

  • 小学生军训开启开学第一课

  • 一年级请家长志愿者教折纸 二年级集体阅读 三年级在学形体操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农民工赛技能

    9月4日,选手在砌筑工项目比赛中。当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比赛设有砌筑工、钢筋工、精细木工、电工、汽车修理工等14个项目,15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

  • 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两项决赛举行

    本报陕西宝鸡9月4日电 (记者毛浓曦)今天,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宝鸡机床杯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决赛

教育论坛

  • 幼儿园开学典礼演钢管舞 不只是辣眼睛

    9月3日是深圳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有学生家长反映,深圳宝安区沙井新沙荟幼儿园在开学典礼上表演钢管舞。幼儿园在开学典礼上表演钢管舞的消息甫一传出,旋即引爆舆论。我们当然没必要对钢管舞戴上有色眼镜,但“儿童不宜”应当是基本共识。如果是观念“前卫”的家长,自己带着孩子去欣赏,或许无可厚非,但在开学典礼这种特殊场合,当众大跳穿着暴露的钢管舞,确实令人大跌眼镜。

  • 人工智能如何引领教育的未来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后,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拓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有巨大影响是必然的,但目前在应用实践方面却存在良莠并存的问题。任何探索都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实践的初心。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最重要的变化应是教育目标或教育活动目标的改变。

名人坊

  • 91岁院士陈俊武:不能靠“枸杞”活着

    91岁高龄的陈俊武每天都会准时来办公室,收看邮件、研究课题、指导项目,风雨无阻。”(张玉甫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潘志贤).

  • 【劳模故事】55岁,继续飞翔的“空外婆”

    2018年8月7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吴尔愉而言,对中国民航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在这一天,吴尔愉接过东航“特聘服务专家”聘书,这位中国民航首批“空嫂”的代表人物,在55岁退休之际又开启了“空外婆”的新航程。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