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开启女孩的成长之旅-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家教亲子

从哪里开启女孩的成长之旅

张蔚
2019-09-05 13:26:50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被称为“心灵捕手”,他的长篇小说《变形的陶醉》讲述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不可挽回的“变形”,这个发生在上世纪初奥地利乡村小镇的成长故事,对今天的父母也是一场深刻的情感教育。

  从单调生活奔向花花世界

  故事主人公克里斯蒂娜的成长环境很单纯,略受教育后从事一份稳定的邮政员工作,无怨无悔地照顾卧床的母亲;小镇上一位本分的小学地理老师,用含蓄而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追求和对平凡日子的向往。然而,克里斯蒂娜隐隐察觉到生活日复一日的单调,青春在对日常支出过分的精打细算中黯然神伤,重复又低级的工作,则将本来就平淡如水的生活压缩得面目可憎。

  一封电报的到来,打破了寻常而平庸的生活。克里斯蒂娜的姨妈克拉拉年少时私奔离乡,于美国发迹,如今要回欧洲度假,邀请克里斯蒂娜同去。年老卧床的妈妈眼睛放光:女儿一辈子的机会来了!相较于妈妈的心情激荡,善良的克里斯蒂娜考虑的是谁来照顾病重的母亲。直到出发前,她依旧怀着焦虑和愧疚。

  抵达瑞士五星级度假酒店门口的那一刻,克里斯蒂娜第一次体验到自卑与惶恐。花花世界的大门向她打开,她无法拒绝姨妈送的华服穿在她身上后别人投来的目光,无法拒绝随之而来发生的生活巨变:所有的上流人士开始向她打招呼,年轻优渥的男子开始邀请她参加派对,尊贵的爵爷想向她求婚,姨父送给她优厚的零花钱……“变形的陶醉”之旅,仿佛让她的年轻与美丽重新勃发。

  就在欢乐的顶点,另一个姑娘因为嫉妒克里斯蒂娜,发现她对上流生活并不了解,便开始搜集证据证实她并非贵族小姐,而是姨妈家的穷亲戚。于是,恶毒的流言在度假村流传,令姨妈恐惧的是——自己费尽心思成了体面人,而流言的发酵很有可能让她不光彩的私奔历史浮出水面。惊慌之中,姨妈决定停止休假,让克里斯蒂娜回家。

  慌不择路逃离现实却走错路

  激荡的圆舞曲突然按下了终止符。这次度假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所有脱缰的欲望,却独独关上了希望之门。现实的落差让克里斯蒂娜心灵失衡落入万丈深渊。面对母亲的去世,她很麻木;面对亲戚的来访,她厌烦那股穷酸气;曾在邮局里兢兢业业工作的她,换了一副和人吵架的嘴脸;小学老师的追求也让她感受到莫名的厌恶。

  比怨天尤人的绝望更可怕的,是在慌不择路逃离现实的时候,握住了一根错误的救命稻草。此时她认识了一个男青年,两人惺惺相惜且一见如故,却很快发现彼此的感情对生活的改善于事无补,从独自绝望到双双深陷泥沼,正当两人约定一起放弃生命时,男青年发现了邮局让女孩保管的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在他的蛊惑下,他们决定制订周密的计划,把钱拿走,亡命天涯……

  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不难想象他们后来的日子,要么在监狱度过,要么在流浪中困顿,总之一定与幸福安宁无缘。小说自然是传奇,人生的陡变却真实。

  克里斯蒂娜的命运,让我不由想起许多女孩的成长。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有的女孩遇人不淑却不自知,有的孩子遭遇突发事件后就性格大变,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就像脱缰的野马般不计后果……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该如何养育孩子?

  当下也有不少流行的教育观念,如女孩要富养,要给予丰富的物质条件,别让一顿大餐就蒙了眼。后来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要贵养,在物质条件基础上要培养贵气,别让女孩被“大尾巴狼”用点花式手段就哄走。

  然而,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两种养育观念都是伪命题,是短视的父母爱子心切的美好幻想,实际上都不足以给予孩子与真实世界相对的力量。

  富养、贵养不如慧养

  富养,会让父母背负过重的经济压力,挑战父母的经济上限,是物质社会刺激下不长远、不正常的反应。更糟糕的是,富养的教养理念甚至在暗示所有父母,如果你不够富有,你不仅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还不能够护她周全。实际上,富有永远没有标准,教育从来不是用钱堆出来的成果。

  贵养也有局限性,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教育的根本出发,培养目标还局限在对“贵族社会”的幼稚幻想,以及从技艺层面让孩子看起来优于常人。遗憾的是,类似药家鑫这样的孩子,就是贵养而不得法的极端典型。

  基于以上思考,我想倡导慧养,用真正的智慧养育孩子,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赴一场灵魂的旅行与智慧的修炼。孩子有权知道世界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她的世界应该足够丰富、美好和真实,这种立体的认知会让孩子更强大。在这场灵魂的旅行中,父母应学着在变动不居的世界里有一颗现世安稳、积极创造并自足圆满的心,让自己和孩子过上富足的精神生活,拥有“绝不会灵魂入不敷出”的人生。

  智慧的父母不会一味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是适时适度地让孩子意识并承认父母的有限性。承认自己有限是有难度的,父母要有节度、知界限,在点滴的熏陶中让孩子知道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孩子就不会沉迷在自以为是、自我幻想的陶醉中。

  孩子的成长漫长而又琐碎,茨威格笔下的“变形的陶醉”离今天既远又近。愿为人父母者多一些发自教育原点的思考,帮助孩子的成长“变形记”多一些春风沉醉的美好,少一些触目惊心的破碎。

  (作者 张蔚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开学第一课!

  • 雏鹰齐诵《少年中国说》

  • 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学啦 第一课老师只讲了两个字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云南彝良县总工会开展2019年焊工和育婴员技能培训

    9月3日,云南省彝良县总工会在挂钩扶贫点河湾村举办技能培训班,对74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进行焊工和育婴员技能培训,培训讲师来自昆明市官渡区源力教育培训学校。

  • 职工书屋升级不是简单扩充

    《劳动午报》报道,北京能源集团工会以职工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提出在“强、精、细、广、全”上下功夫的“五做实”升级建家思路,其中包括打造适应新时代职工需求的“升级版”职工书屋。

教育论坛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该如何加强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

  • 文本场域激活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已成共识,但语文知识如何教、怎么教好仍然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要教好语文知识必须回到具体情境中,并对其进行激活、唤醒,才能让语文知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名人坊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