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百之年,未曾懈怠(走近文化人)-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名人坊

望百之年,未曾懈怠(走近文化人)

本报记者 陈圆圆 赵婀娜
2019-01-28 08:36:01

  吴良镛在家中。

  贾 麟摄

  吴良镛的书法作品。

  贾 麟摄

  开栏的话

  又到一年迎春时。回望,有数不清的身影、说不完的故事;走近,不同的文化记忆里,闪烁着思考的点滴光亮。今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近文化人”,呈现各领域文化大家和文化工作者的探索与感悟,以个体的视角,勾画出这个时代的文化面貌。

  

  核心阅读

  他是一位建筑学家,从1945年起,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立志建筑事业,经历城市规划变迁,风雨半个多世纪。

  他是一名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投身科研,矢志“匠人营国”,致力“谋万家居”,思考没有至尽。

  新春临近,我们走近吴良镛,追述一位建筑学家的求索之路,倾听一份执着的“中国人居梦”。

  

  初冬的北京,毗邻清华园,吴良镛先生家中。走进去,不禁屏息凝神,怕扰了一屋光影:

  层层叠叠的文稿、绘画、雕刻以及他的墨迹——“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书法潇洒流畅,飘逸大气。这片空间,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他的人居环境理念——科学、人文、艺术三者融汇。

  走廊那头,在助步车辅助下一步步走来的97岁吴先生,佩戴着助听器,满眼的笑意。

  “尽管已近岁尾,还是很忙,总有新的事情要思考,还有会议、报告……”落座后的吴先生娓娓道来。平淡细碎的闲聊,拉扯出中国建筑学界的千头万绪,流淌出人居理想的百河千溪。

  对己对人都期许德才兼备

  与这位望百老人对话,就像打开了时光的阀门。“跟随梁先生到清华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喜欢从最初讲起,从一甲子前讲起。

  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受梁思成邀请到清华任教,并协助梁先生创办建筑系,享受“创业的热爱和幸福”。

  1948年,梁思成推荐他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留美期间,师从沙里宁、拜访赖特等建筑界大家的经历,成了他开拓学术视野的钥匙。

  两年后,收到梁思成“祖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吴良镛当即回国,并投入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发展和新中国城市建设中。“人民英雄纪念碑、清华北大的校园、唐山灾后重建、毛主席纪念堂……”一件件曾经他双手、饱含心血的设计规划工作,随着回忆倾泻而出。

  对话中,他的思绪又飘回1955年的北京。彼时,国际建协在海牙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刚结束,赴会的中国建筑师代表团共7人,吴良镛任秘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获国际承认并在国际活动中亮相的学术团体。

  回国后,吴良镛来到同仁医院,看望住院中的梁思成,隔壁房间则躺着已病重的林徽因。看到他来了,林徽因笑着说:“你看我们这对难夫难妇。”难言的是,“就在一街之隔的楼上,梁思成建筑思想及理论正面临质疑和讨论,我一个字都不敢跟她提。”吴先生说。

  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并获得国际认可、与林徽因的最后一面、学术思想的争鸣……几件事情交织在一起,便是中国建筑学界初期的发展缩影。谈及此,吴先生沉默了,有豪情,也有思考。

  回忆起与恩师相处的点滴,吴先生语速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学莫便乎近其人。”于他而言,梁先生是中国建筑事业的一代大师,是清华建筑系的创业者,更是影响他一生的导师。

  梁先生曾勉励他“君子爱人以德”,他也以此要求后辈,“越是有成就的学生,做出的成绩不一定完全在才,还要有一定的‘德’。”对己对人,他都期许德才兼备。

  城市发展需要一种“有机”的更新

  在不久前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吴良镛被评为“改革先锋”,并获得“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称号。

  他并非是第一个得知自己获奖的人。“最初其实没有想到会评上,包括后来在人民大会堂获授奖章,确实都是没有想到的荣誉。”吴先生坦言。

  多年的求索和努力,让吴先生赢得了很多赞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坊间有说法“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建筑学家贝聿铭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30年求学,30年实践,从改革开放起的人生第三个30年,他称之为“向科学进军的30年”:卸去行政职务,成立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继承和发扬梁思成“体形环境论”思想,提出“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的落成并获得世界人居奖,以及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的推进,都在这段时期。

  “一生的黄金时代”——先生如是评价。90岁那年,吴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觉得那段时光有了个不错的总结,“比过去获得的奖项更有意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存聚集于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

  怎样的城市能留得住人们生活,经得起时代考验?吴先生意识到,“城市的一切是要为了人民,我们的环境是因为人而存在的,环境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人民。”就此理念不断进化诞生的人居科学,成为他日后工作的核心。他觉得,“城市像细胞一样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也需要新陈代谢,它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

  吴先生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大规模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8.52%,40年上升40.6个百分点。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离不开人居科学的支撑,因此,“我希望在现有的13个学科门类上增设‘人居科学’。”

  依旧执着于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

  两年前,吴先生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如今,偶尔参加一些建筑相关会议和活动,通过网络远程听报告、讨论问题,是这位“自觉尚称勤奋”的老人的常态。

  作为一位建筑学家,虽然年迈,他仍然关心首都、关心京津冀的发展、关心国家的未来。他思考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曾经或正在面临的误区,感叹“片面追求表面样式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建筑的精神要始终植根于文化传统”。近年来,他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也持续取得进展。

  目前,更多的精力,他放在中国建筑发展的口述历史整理上,这项工作庞大艰巨,预计今年年底能初步完成。家里的阿姨“作证”:“每天都在看书,到了饭点都叫不过来。”

  不知不觉,原定一个小时的采访,竟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问者意犹未尽,先生也不觉疲累。

  采访结束,我们趁着阿姨扶吴先生起身的空当,围住先生的助手郭璐老师继续问东问西,突然,有人低呼一声:“吴先生等着送咱们呢!”大伙儿忙转过身去,竟发现老人双手撑在助步车上,微笑着,已默不作声地站了好几分钟。直到最后,他也执意走到门口,向我们挥手作别。

  走出先生的家,不禁在想,已荣光一生的先生此刻在想些什么……

  将有一事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先生若有,那便一定是建筑的事吧。在最美好的年华,他执着于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如今,他已是一位慈祥的老者,静待岁月流淌,但依然期盼着一代代建筑学人的接续努力能早日有回响,让城市更有机、更宜居。

  年近百岁的吴良镛,眼神还闪烁着青春的明与光。

  (贾 麟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期末“乐考”花样多小学生感受别样“年味”

  • 兰州警方盘点近千名大学生贷款“被套路”案例 “套路贷”里“套...

  • 儿童之家度寒假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最美青海人”受表彰

    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组织开展的第三届“最美青海人”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董红梅等14名个人和许正祥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先进集体荣获“最美青海人”称号。

  • 提升劳动技能 拓宽就业门路(乡村观察)

    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城市蓬勃发展,产业不断升级;乡村正踏上振兴的快车,一幅幅壮美画卷次第展开。这样的大背景下,新的一年,城乡两头的农民工就业形势有哪些新特点?

教育论坛

  • 鼓励学生成为理性的行动派

    科技快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种种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面向2030的学习框架》(以下简称“框架”)。

  • “私立园退出历史舞台”论是对学前政策的误读

    针对国务院办公厅1月22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一些自媒体语不惊人死不休,把这次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集中治理,胡乱解读为私立幼儿园将退出历史舞台。

名人坊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