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使命 肩负重托 承载希望-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担当使命 肩负重托 承载希望

记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35周年

2018-08-02 09:39:59

  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人教社题写社名

  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所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项目发布会

  连续举办多届中韩教科书研讨会

  时间回溯到1950年12月,北京东单东总布胡同10号一幢两层小楼,新中国首家国营出版机构成立了。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之题写了社名:人民教育出版社,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担任首任社长。

  党和国家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为了专门负责编写、出版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小学教科书。之后数年间,一批两百多人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被陆续从全国调集到北京,加入到这个教科书编写的团队中。其中既有民国时代商务、中华、开明等出版机构培养出来的一批教科书编写人才,也有从解放区成长起来的教育教材专家。他们共同成为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的奠基者,也是课程教材研究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

  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所名

  1983年6月,教育部决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一名称之外,再增加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名称”“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两者合署办公。经慎重考虑,人教社的编辑们集体写了一封请求题写所名的信函,收信人是邓小平。小平同志在百忙之中欣然命笔题写了所名,这也是他仅有的一次为一个教育研究机构题名。其实,自从“文革”后复出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小平同志对于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一直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倾注了很多心血。

  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亲自指示,重新编写全国统编中小学教材。他指出,“要组织一个很强的班子,编大中小学教材”“教育部要管教材,不能设想我们国家可以没有统一的教材”。于是,1977年至1979年间,从全国各地调集以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为基础的两百余名专家、教师集中编写出了“文革”之后的首套中小学教科书,这也是人教版第五套教材。在这套教材的研究、编写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不仅给予了切实和具体的指导,同时也为新时期课程教材的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课程教材研究所建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两百余名专业的教材编辑,同时也兼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这标志着人教社真正成为一个集科研、编写、出版和发行、培训于一体的国家教材建设基地。这种特殊的运营模式,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出版社中也是独一无二的。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教材的研究和编写有着独特的优势。

  编研一体,讲科学、树严谨

  人教社从叶圣陶等开创者那一代人起,就十分重视教材的研究工作。一批名家既是本学科的教育行家,同时也是教材的编写者、研究者、培训者,形成了“编研一体”的学术传统。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成立,更是这一传统在理念上的自觉和制度上的强化。

  成立35年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积极参与各类教育科研课题,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和国家教育部门重点课题;积极拓展对外联系,与国内外众多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着力进行科研人才的培养,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了各类科研竞赛评比活动;不断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的联系,开展课程教材改革与实验,提升教材质量与一线教学质量。

  在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众多的国家级别研究课题中,有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评价的实验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变革的研究与实验、中小学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实证研究等。其中“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是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些研究为全面提升人教版教材和图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教社不少资深编辑已成为其所在学科的全国领军人物或重要力量。他们熟悉本学科领域的专业发展,或领衔、或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中小学各学科教材调研、编写、修改、培训等全过程。在中国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中,如教育学分会、教育出版研究会,以及德育、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体育等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教社有二三十位编辑科研人员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或副秘书长。

  人教社也为编辑科研人员创设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人教社的图书馆是目前我国较大的中外中小学教材收藏中心,收藏有中小学教科书近24万册,其中国外教科书3万多册。在此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全文图像库”,收录教科书5万多册,图片700多万张。这为教科书研究和编写提供了极便利的资料服务。为了鼓励青年员工重视科研,人教社已经先后组织了18届“中青年论文评选”活动,还举办了四届“青年编校大赛”,四届“说课大赛”,一届“教育出版专题演讲比赛”。平时,人教社还常组织编校沙龙、微研讨、微讲座、国外学习汇报、好书一起读等各类学术活动。据统计,人教社员工每年发表学术论文两三百篇,近百篇为核心期刊论文。

  问题导向,抓重点、解难题

  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活动。解决教材编制中的很多内容及技术上的难题,很多时候需要研究者通过一线教学来实践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和研究。

  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适用于全国不同学制地区的“六三”“五四”两种系列化教材初步完成实验稿。为了让这套新编的义务教育教材接受我国辽阔疆域各种环境和条件的考验,以求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整体实验和评价。之后的3年中,参加实验的学校有3000多所,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首轮实验的小学生约21万,初中学生约12万。这是一个样本大、覆盖面广、周期长的“大试验田”。

  在3年的实验过程中,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编辑研究人员深入一线,选择实验地区、实验学校,按分层抽样确定实验教材的样本班,编制教材实验调查测量表、定期召开全国性的实验工作会议、创办实验区交流刊物、统一组织实验班的测试和评价。

  通过3年的实验和反复打磨、修改,这套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1992年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最终审查,1993年秋季正式面对全国发行。从1986年至1993年,这套教材经历了从策划、研究、编写到实验这样完整的孕育周期。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小学教材研发史上的一个经典范例,它真正将教材开发提升到科学、实证的高度并忠实地实践着。

  走进新时代,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继续按照问题导向,梳理出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长远研究的课题,解决好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在教材中的合理呈现,并积极策划、组织出版了系列教育研究著作,大力弘扬教育学术。

  近年来,为了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加大力度研发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育数字产品,不断加强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研究。人教社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学习资源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基于3D打印的STEAM课程等课题。成立了数字教育研究院,创办《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杂志,并借助新闻出版机构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这一国家级别平台,形成了《中国基础教育数字教材与电子书包发展研究报告》和《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等阶段性成果。

   依托基地,进学校、接地气

  35年前,范俊明读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迈进了大学门槛,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30年前,范俊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教学工作,用人教社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在一线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现在,范俊明是宜昌市教科院党总支书记,范俊明和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缘分又更近了一步:2014年5月宜昌成为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第13个实验基地。时任人教社总编辑兼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韦志榕亲自到宜昌授牌,并作了基础教育改革专题报告。宜昌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基地,得到了课程教材研究所人力、智力及学习资源的大力支持。

  类似于宜昌这样的实验基地,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9个。这是21世纪进入新课改以来,人教社为了夯实教材实践基础,做出的重要举措。这些实验基地是人教社进学校、接地气,打磨教材的重要“抓手”。依托实验基地,人教社重点开展教材创新设计、教材的使用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围绕课程教材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教社每年召开一届实验基地交流研讨会,进行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与展示。这一做法既促进了实验基地教师专业成长,又改变了实验基地课堂形态,更加强了人教社教材的实践基础。

  同时,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设立了课题资助申报立项制度,在团结社外专家团队、为教材的修订完善提供反馈信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课程所课题范围包括教材的研究、设计、编写、实施和评价等各个环节。人教社的编辑科研人员和各地一线教研员、教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人员均可申请立项。这些课题,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当然,他们也可申报参加人教社课程所承担的国家级别和国家教育部门课题,成为其子课题。比如,在人教社承担的国家级别科研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开展过程中,就有全国许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科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直接参与了23个子课题的研究及实验数据的采集。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教研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也涌现出来一批非常可喜的科研成果。据统计,自2002年首个所办课题立项以来,已经累计立项课题547项,资助经费总计550万元。

  心血涓涓,几代耕耘。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是人教社的优良传统。近7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及课程教材研究所秉承着叶圣陶、戴伯韬、叶立群等老一辈专家、学者们开创并传承的淳朴学风,始终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以永不停息的创新脚步,保持课程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以科研创新为动力的人才兴社战略”。未来,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将以各学科教材的研发与创新、教材的实验与评价、教材的培训与服务为核心,开展各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建成具有人教特色、国内一流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基地,为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人教社的力量。

  科研工作,将永远是人教版教材建设的根基。人教社课程研究所还将继续把教材编在校园里,把研究做在课堂上,推出既有理论水平又接地气的精品教材。

  

  编研一体,是成功的经验,也是实践的必然选择

  近20年来的学习、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编研一体,是人教社成功的经验,也是实践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小学教材要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材读者面广、责任重,舆论关注度高。所以,教材编写是大事,基于研究编好教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教材研究,不但要关注教材本身,而且要关注课程、教学,还要关注学科进展。特别是课程与教材理论、教学现实情况、国际比较与借鉴、教材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等,都有很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做。

  其次,只有做好课程教材研究,才能编好教材。课程教材研究是编好教材的必要条件。研究,能完善研究者的底层数据库,牢固研究者的专业基石。我们生物室的团队在教材主编带领下,做了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思维训练方面的研究,教材里也系统设计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内容;认真研究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在教材里巧妙融入了生物科学史教育;研究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了解我国古代在生物学方面的成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努力让生物教材打上明显的中国烙印,并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

  再其次,人教社课程所有浓厚的研究氛围、良好的研究条件。课程教材研究始终与国家进步、与党的事业发展同方向。这里有众多的研究任务,有做中学教材的机会,有不研究就落后的压力感。人教社课程所还有传帮带的传统,老一代引领青年成长,事业薪火相传。我还清楚记得刚来社里时室里的领导、前辈如何手把手教我。人教社课程所一直以来都与各地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密切互动,有一批实验基地学校可以依托。这些综合条件,保障了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这些年来,我也有幸见证了人教社课程所一项项课题的结题、一本本专著的出版,这些研究提升了教材的整体质量。

  几十年来,我所在的生物室继承编研一体的传统,重视科研成为部门的集体特征。我们能认真对待参与的各项科研任务,将教材编写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此外,我们还承担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每年都与学会常务理事、各省市教研员一起,共同策划组织学术活动,为中学生物教师和研究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得到了广大中学生物教师的认可。

  教材事关亿万青少年的成长,事关树“人”立“魂”,基于扎实的研究编出好教材,我们责无旁贷!新时代,有新思想的指引、有新目标的召唤、有新任务新要求的催动,我们将继续发扬编研一体的优秀传统,踏着时代步伐前进。

  (人教社生物编辑室主任谭永平)

  

  宜昌教育,依托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加速教育腾飞

  湖北宜昌因三峡大坝而知名。35年来,宜昌的基础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水平也因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带动而不断提升。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宜昌就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六三”制义务教育新教材实验基地。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们经常深入宜昌,聚焦课堂教学,开展新教材实验研究。宜昌形成了“科科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良好局面,如语文教育与生活研究(即语文课内外衔接)、英语语境教学实验等,这些课题在全国都产生了影响。其中“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研究,得到时任人教社副总编辑、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的高度关注,他多次亲临指导,并积极向全国推介。这项课改的研究成果《语文教学与生活》一书,后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其核心思想放在今天也不过时。一批宜昌教研员迅速成长起来,并在全国崭露头角。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宜昌成为国家34个实验区之一。人教社各科专家到宜昌开展教学现状调研、指导宜昌课程改革、培训教师专业团队,并且把在宜昌调研、指导、培训作为了一种工作常态。人教社原副总编朱明光在宜昌课改启动之时,带领人教社十多位编辑科研人员到宜昌开展通识培训,对转变全体教师教学观念起到关键作用。为创造机会让宜昌骨干教师更快成长,人教社经常邀请宜昌的骨干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研讨或代表人教社到全国讲学。目前宜昌十几位中青年特级教师,都得益过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课改中的培养和指导。

  2014年5月,宜昌成为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第13个实验基地,持续得到人力、智力及学习资源的大力支持。

  2017年,宜昌市教科院承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选择性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系列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在有序展开。

  多年以来,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以教材为载体,以专业团队作支撑,以课程教材研究为纽带,一直在引领全国教育改革,成绩斐然。宜昌只是全国教育界依托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实现教育腾飞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党总支书记范俊明)

  

  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大事记

  1983年

  课程教材研究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与人教社合署办公。邓小平亲笔题写所名。

  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课题——“中小学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改革与实验的研究”立项。

  1989年

  与上海市教育部共同申请的国家级别课题“普通教育整体改革实验与研究”正式启动。

  1990年

  举办首届“中青年论文评选”,至今已举行18届。

  论文《关于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验研究》荣获首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1年

  承担国家级别课题“普通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的子课题“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的研究与实验”。

  1996年

  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的研究”成功立项。

  1999年

  课题成果《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的《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共17卷陆续出版。

  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立项;教育部重点课题“手持式电子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立项。

  2002年

  开始设立课程所课题。至2018年6月,共立项课程所课题547项,资助经费总计550万元。

  2003年

  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首届“中韩教科书研讨会”,至今已举办14届。

  2006年

  课题成果《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国家课题“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立项;国家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立项;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立项。

  2007年

  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外中小学教材有关中国内容的研究”立项。

  2008年

  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变革的研究与实验”立项。

  2009年

  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初中英语网络教材有效模式的研究”立项。

  2010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立项,2016年该成果免于鉴定结项。

  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的研究”立项。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共18卷陆续出版。

  2011年

  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研究”立项。

  主办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论坛”,至今已经举办7届。

  2012年

  首个实验基地在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成立,至今已经建立29个实验基地。

  2013年

  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18年7月,共计联合招收1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2015年

  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学习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

  主持制定的5项数字出版标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发布。

  2017年

  国家新闻出版机构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人教社)成立。

  2018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项目成果52卷陆续出版。

  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数字教材和数字版权保护标准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游学”如何进阶为“研学”

  • 博士送医到山村

  • 小小志愿者奉粥献爱心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上海-云南职业教育联盟成立

    本报昆明7月31日专电(记者彭德倩)31日,上海-云南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据悉,这是继2014年的上海-喀什联盟、2015年的上海-果洛联盟、2016年的上海-遵义联盟之后2017年起,上海市教委与云南省教育厅合作,开展相对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培训。2017年,共培训云南职教教师180人次。

  • “星期日工程师”带来发展新活力

    1979年11月,当时的奉贤县钱桥乡一家工厂连年亏损,打算开发新产品。乡党委书记三次登门找到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韩琨上世纪80年代初,蓬勃兴起的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急需科技人才的支持。上海市政府颁发文件规定,凡从市区流往郊县或国营农场工作的科技人员

教育论坛

  • 语文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哲学

    语文与哲学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意和言发生关系,形成了语文。语文首先是活动——言意关系的活动,其次是活动的结果——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所以,语文就是言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哲学的目光总是投向世界的深处。语文的深处是哲学,这是中国古代“言意之辨”与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发生的根本原因。语文在生成和运行过程中所内在的哲学“基因”,让语文显示出思辨色彩和哲理魅力。

  • 百年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变迁

    母语孕育了本民族延续千年的文明火种,而语文是将这一语言从自然状态发展为超然状态的、打上民族文化烙印的主要课程。语文教育是民族教育之本,近代国文教科书向现代语文教科书转变的历程,就是百年中华文化传承、民智开启、公民意识养成的书面记载。

名人坊

  • 李芳上榜7月“中国好人榜”

    本报讯(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黄文卫)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李芳学习活动之际,7月30日,7月“中国好人榜”在吉林省长春市发布,河南信阳“英雄女教师”李芳上榜。6月11日17时,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李芳面对急速撞向学生的机动三轮车,奋不顾身,用血肉之躯奋力挡护

  • 浙江常山:校长暑期乡镇挂职

    本报讯(记者 董鲁皖龙 通讯员 徐德飞)为锻炼提高校长的履职水平和治校能力,暑期伊始,浙江省常山县选拔5名校长(或书记)到任职学校所在乡镇(街道)挂职一个月这是常山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为加强学校校长(书记)队伍建设推出的举措。作为一种培养校长(书记)队伍的机制,计划每年暑期都会选拔5名学校党政正职到乡镇挂职。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