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写好优质高职建设“奋进之笔”-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写好优质高职建设“奋进之笔”

王苏 熊彬 王佳 方姗姗 马龙凤
2018-09-12 00:00:00

  物联网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在实训

  这里是一所粮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全新的“五粮文化育人”理念和“三维协同模式”,让这所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鲜明;

  这里是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产学研校企一体化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入校即入职、上课即上岗;

  这里是连续14年举办技能竞赛的大擂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

  今年5月,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第十四届技能竞赛节,五谷粮食画、粮艺、茶艺、主题宴会、花样点钞、智能产品、数控产品……近千名学生现场竞技,各类创新创意展品琳琅满目。一年一度的技能大比拼,成为展示学生出彩人生的大舞台,成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练兵场,成为加快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冲锋号。“专业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文化建设是灵魂”,全院上下形成共识,蹄疾步稳精准发力,写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奋进之笔”。

  建设特色专业群 人才供给面向产业链

  优质校建设被视为高职院校的“双一流”。

  2017年,江西工贸职院按下了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的“快进键”,力争把学院建成省内20所办学特色鲜明、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并以建设国家级别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为奋斗目标。从江西省示范高职院校到跨入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行列,从政府推动到市场驱动,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江西工贸职院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和提升。据介绍,学院优质院校项目建设计划从2017年开始实施,建设期为3年,计划总投入9400万元,其中专业群建设项目投入4770万元,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投入800万元,治理能力建设项目投入160万元,粮食文化传承项目投入2030万,其他项目投入1640万元。

  专业是优质校建设的“压舱石”。

  一流高职院校的首要标志,是拥有一个或数个深受市场认可的特色专业(群)。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以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从专业的“单打独斗”走向专业“抱团”,以专业群的发展带动专业建设,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

  江西工贸职院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专业群建设管理。根据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结构调研,学院以粮食综合性企业、汽车工业、酒店管理、物联网系统集成类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现代物流业为服务面向,坚持打造粮食工程类、智能制造类、营销类、管理类、物联网应用类、建筑工程类6个特色专业群,其中4个为重点建设专业群。通过6个特色专业群的建设,逐步明确1—2个重点服务领域,形成对外彰显学院特色、对内专业资源更大程度共享的科学合理专业群建设布局,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

  为了让学生多学一项技能,多一条就业渠道,江西工贸职院从2016年起就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计划型”弊端,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就业渠道。数控技术、电子商务、食品营养与检测、市场营销、茶艺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物联网应用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互联网+方向)、工业机器人等10个拓展专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第二块“敲门砖”。

  江西工贸职院院长雷筱芬认为,创建优质院校,必须补好专业短板。优质校建设的六项目标都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所以专业建设是纲,纲举才能目张。专业有特色学院就有特色,专业打出了品牌,学院的品牌就出去了。怎样才算得上好专业?进口旺,出口畅,名气大。进口旺就是考生和家长青睐;出口畅就是社会认可,这是衡量一个专业社会贡献度的基本要素;名气大就是专业在同行以及业内的影响力,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赛获奖率、教师在同行中的话语权等方面。

  现代学徒制试点 产学研校企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是优质校建设的“新利器”。

  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环境的升级与优化。江西工贸职院在推动优质校建设进程中,坚持产教融合的主线,推动校企合作从单一走向多元,搭建起更加高端、共享、灵活的产教融合平台,在产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形成“产中有教、教中有产”的新生态。

  2017年8月,江西工贸职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获批国家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专业。目前该专业与江西珉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昌众一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校企深度合作,学生入校即入职、上课即上岗,探索校企一体化共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学院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学院以优质院校建设为契机,建设物联网省级教学资源库,以物联网应用类专业群为依托,校企共建“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中心”,依据企业工程项目开展产品、集成、智能建筑等领域解决方案与应用技术研究,进行技术攻关、实用新型创新及专利申报、研发成果落地转化。在巩固和完善现有5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条件下,投入289万元建设物联网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

  两年来,江西工贸职院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从学校“主阵地”到校企“双课堂”,从关注学生就业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和分层分类培养上的新途径,建立健全企业多元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同时,江西工贸职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发展,根据学院专业特色优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大力支持建设大师工作室,2016年9月正式出台了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以“打造双师团队,培养师生双创能力,实现产学研合作”为目标,以实用技术研发和创新实践为主要任务,将教学、科研、实训和培训等融为一体。目前有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工作室、智能制造专业群工作室、邓新红工作室、粮油食品科技服务工作室、版画装置工作室、工程测量工作室等19个教师工作室,重点打造一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占剑华五谷粮食画大师工作室”。

  “五粮文化育人”理念 以文育人立心铸魂

  文化建设是优质高职院校的灵魂。

  在建设优质高职院校进程中,如果只抓专业建设、没有文化建设,就缺了品位;而只搞文化建设,不抓专业建设,则底气不足。建校54年来,学校几经更名和迁址,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秉承“笃学诚行、求是创新”的校训和“积极向上、爱校荣校、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工贸精神,江西工贸职院积极营造“创新、实干、开放”的校园文化。

  “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学院党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凝聚办学特色、探索特色职教路上从未停步。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粮食院校,自2012年开始,江西工贸职院深入开展粮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并专门成立粮食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充分挖掘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行业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贯通,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育人理论观点和实践模式——“五粮文化育人”理念和“三维协同模式”,并将其运用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五粮文化育人”理念:即粮缘中的敬与礼、粮情中的勤与俭、粮品中的诚与信、粮安中的责与献、粮艺中的传与新。利用粮食文化丰富的内涵,围绕五大教育主题,学院构建了教学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组成的“三维协同模式”。学院系统设计粮食文化育人的具体载体和方法,形成11个育人平台,创设19个生动鲜活的育人形式,挖掘整理了68项教育素材,构建了粮食文化育人的“三维协同模式”,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为了加强粮食主题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特色,树立粮食文化品牌,学院已预算投入资金1500万元,利用校内自然山树林资源,在2019年完成粮食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将校园打造成江西省爱粮节粮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地。据介绍,江西工贸职院将做精做细文化引领工程,推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和特色文化项目实施,重点打造“一廊一园”和“文创园”项目,继续凝练以粮食为根魂的校园特色文化和双创文化。

  学院党委书记万玉青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到实处。强化能力培养,大力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将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价值引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强化协同育人,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实现网上与网下育人的有效结合。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创建江西省内一流特色名校,在优质院校建设中,江西工贸职院激发出昂扬的内生动力,奋力书写“双高”新篇章。(王苏 熊彬 王佳 方姗姗 马龙凤)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他17年坚守只为干好一件事:看着学生走出大山

  • 孩子被按下静音键,他们用爱打开声音之门

  • 读红色家书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一汽职工在职业技能赛中夺冠

    中工网讯 (记者彭冰 通讯员孙毅成)在近日闭幕的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中,中国一汽集团有3名职工代表吉林省参赛,取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的成绩。钳工大赛有30个省(区、市)组队参赛,共88名选手,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90%以上。经过激烈争夺,一汽铸造公司职工刘岩、杨万里进入钳工决赛,分别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和第十一名的成绩。

  • 青海工会交流职工书屋建设经验

    中工网讯 (记者邢生祥)由青海省总工会主办、中国邮政集团工会青海省委员会承办的青海高原职工书屋建设经验交流会日前在西宁举行,会议总结交流青海高原职工书屋建设经验,深入探讨推动职工书屋创新发展大计。据介绍,青海工会已建成各类实体职工书屋1536家,藏书650多万册。同时,青海省总积极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新趋势,免费发放电子职工书屋阅读卡100万张,全面改善了职工读书学习条件。

教育论坛

  • 0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 我们的大学准备好了吗?

    当年轻的面孔出现在显眼的位置,大学校园又到了一年最热闹的时刻。初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有着迥异的过往,经历了不同的奋斗,但他们总是怀着相似的憧憬,揣着相通的疑惑。

  • 上好大学校园“金融课”(人民时评)

    甄别和防范非法校园贷需要群策群力,监管部门要睁大眼睛,学校方面要提高警惕,大学生要改变消费观念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开学经济”,试图利用校园贷诱骗学生。对此,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来看,贷款上学、毕业还贷本属正常,大学生通过金融服务支付求学费用,不仅可以解决因贫失学的问题

名人坊

  • 三尺讲台 家国情怀

    2012年,90岁高龄的陈琳(见图,本报记者金正波摄)腰疾复发,在医院做手术时,曾立下“遗嘱”:“停止呼吸后陈琳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22年出生,如今96岁高龄的他依然在英语教育领域孜孜耕耘、默默奉献。

  • 今天,致谢老师,致敬那段怀揣梦想的时光

    “这又是一道送分题, A肯定不对, B明显错误, C怎么可能,所以选D!“再耽误大家两分钟,我讲完这部分就下课……”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