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

2018-10-30 08:30:2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需要努力培育造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近些年来,学院通过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产业、服务需求的原则,以规划引导、产业升级、强农富民为宗旨,累计委派驻村专家48名,协助地方镇村完善规划12份,引进推广新品种136个、新技术58项、新模式34种,有效提升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率,走出了一条“产业创新得发展、成果集成得推广、农民增收得实惠”新路子,也为农业院校探索乡村人才振兴创造了可复制的“样本经验”。

  ----------------------------------------

  致富路铺进农门

  中秋前后,太湖莼菜迎来需求旺季。在苏州吴中东山镇新潦村龙头山的太湖莼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内,采摘工人也迎来年内的最后一波忙碌。

  “我们目前正在试点推广种植新品种,可延长太湖莼菜的采摘期,实现夏季采摘,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已种植80亩。”学院教师顾桃桃说,他的另一身份是东山镇新潦村“第一书记”。

  除了推广莼菜新品种植,顾桃桃还在和学院研究莼菜无土栽培,以“解放”水中趴在菱桶上艰辛作业的村民,并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集中收购以实现品牌化销售。

  “结缘”薄弱村,是学院推动校地合作与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地处东山镇腹地的新潦村,村民大多以养殖鱼虾蟹,种植莼菜、果茶等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地处太湖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缺乏大型村级集体项目,新潦村年稳定性收入不足250万元,被划定为苏州市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

  2015年7月,学院与新潦村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决定将东山校区落户于此。农学院要建在村子里,这可是件大喜事,把我们村民高兴坏了!

  项目启动时,学院与新潦村结对为经济薄弱村挂钩扶贫对象,开始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为其“输血、造血”。学院还派出果树研究方面教师张凯担任“第一书记”。

  进村后,张凯就把新品种“丰玉”枇杷拿来试点种植,这一品种产量更高,更易储存,便于电商销售和长途运输。

  如今,两任“第一书记”在职期间引进项目3个,实施2个,为村带来每年28万元的资金补贴。学院每年为农民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200多人次,为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解答,解决疑难杂症,为需要的农户提供免费上门指导。

  科技支撑培育特色产业

  “农民最看重的还是收入。只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收入,他们自然有积极性。”这是学院驻村专家顾国海在海安蹲点几年之后最真切的感受。

  与海安对接之前,当地农业产业以传统种养为主,收益不佳。2012年,驻村专家首次为海安引入的新品种红心火龙果在专家指导下试种成功,收益可观。目前,种植面积已超百亩,当地形成7个种植基地,亩产值近8万元。

  引进树莓种植是“无中生有”的项目。驻村教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示范户引入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市场潜力大的树莓品种,如今树莓种植成活率超 80%,收益可观,示范户对项目充满信心。

  “改良”传统种植项目也是教师们的“任务”。贝母是海安角斜镇来南村的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近3000亩,多年来都是以露地栽培、一年一熟的传统栽培模式为主,经济效益波动大,对土地利用率低,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从2016年起,驻村教师从调整栽培模式入手,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在不影响贝母主产同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模式。

  在实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同时,学院组织力量对太仓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名录的“新毛芋艿”进行提纯复壮,同时进一步改善种芋质量,还获得“江苏好芋头”金奖,推动了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高效种植背后离不开科技支撑。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学院大力推广果蔬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林果绿色防控集成新技术。比如,学院在太仓700余亩梨园基地内推广使用赤眼蜂、捕食螨和异色瓢虫等天敌,挂设黄板和蓝板进行诱杀,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诱虫灯远程无线控制软件”结合到绿色防控技术中,提高了诱虫灯使用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达到优质增产增效的目的。

  创新服务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服务模式和手段的创新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持续动力。驻村教师结合对接点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人才培育。海安市白甸镇周垛村示范户老张事业心较强,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观念滞后,对尝试新事物持保守态度。

  驻村教师来了,老张的“苦恼”也没了。老张成立了霞山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教师团队为其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经济作物,规模不断扩大。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驻村教师还为其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引入栽培新技术、新模式。如今,老张的农场年收入超30万元。

  学院还协助太仓农产品直销中心推进物联网项目建设,加快了智能监控、数据收集、智能控制等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

  对学院为农服务办陈绍彬老师来说,几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眼界变宽了。“眼光变了,做事方式也变了。现在农民不再守着一亩三分地,连老人都明白卖东西靠互联网。”

  农民眼界的变化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学院抓住此机会提供支持,促成他们经营方式转变,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助力乡村振兴,不光老师教学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素质能力也跟着提高,政府、高校、农民三方形成了“三赢”局面。

  (数据来源:苏州农业技术职业学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竹鼓舞“闹”课间

  • 亲子间抢手机大战仅源自误解?

  • 现在,不要问我想不想出国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突破1500万人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在近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上,《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发展指数”)正式发布。

  • 落实工作责任制 推进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教育论坛

  • 诺奖得主寄语中国孩子“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10月28日,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和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走进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和北京中科启元学校在活动现场,库尔特·维特里希观看了来自学校狮子舞、花样跳绳、空竹、古筝等社团学生们的综合课程展示。他还兴致勃勃地拿起毛笔学习书法

  • 把牢高等教育的“出口”(人民时评)

    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校舍、一流教师,更离不开一流学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引发舆论关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所大学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名人坊

  • 汤养:高数讲究“少一点慢一点”

    汤养为大一学生讲授高数。 吴奕 摄“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了哪些重点?”“德莫干法则”“取整函数……”三言两语的师生对话,汤养的高等数学课堂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课堂内外,这位80后女教师判若两人:平时低调少言,工作会议、朋友聚会时,总选择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听;而面对学生时

  • 许保玖:水业泰斗

    上世纪80年代,许保玖在自来水厂检查设备。中国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清华大学教授许保玖。今年4月,许保玖迎来了百岁寿诞,恰逢清华大学107年校庆,学生、同事、朋友和行业代表300余人,从天南海北赶来,汇聚一堂,场面热烈。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