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黎明职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王松柏
2018-12-13 09:13:53

  2018年6月,“挑战杯——彩虹人生”福建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在黎明职业大学举行

  LED生产性实训基地

  南非进修学员在黎大学习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实训基地

  近年来,黎明职业大学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弘扬“爱国、求真、自强、笃行、奉献”的黎明精神,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三会协同、二级管理、一院一策、民主监督”的治理结构,构建“思想发动、顶层引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绩效拉动、制度推动、责任促动”的动力机制,以实施治理“五个工程”为抓手,强化党委的全面领导和纪委的全面监督,坚持内涵式发展和开放性办学鼓翼奋进,大力推进从严治校、质量建校、特色立校、创新兴校、制度管校、人才强校和开放办校,学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治校能力有效增强。2016年、2017年学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位居福建省高职高专前列,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16年度考评中为A类第一名,2017年度入选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重点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一、实施三个策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一)亲产业,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群动态对接”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专业链服务产业链”策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专业数从54个调整为40个。根据泉州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材料化工、电子信息、纺织鞋服、文化传播与创意等8个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主动对接“泉州制造”,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2015年获泉州市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该专业2016年入选国家职业教育领域工业机器人合作院校建设项目,并与华中数控、嘉泰数控等公司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技术研发岗位的人才。同时,学校牵头联合恒安集团、凤竹股份等龙头企业成立“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进行研发攻关。智能制造等5个专业群被认定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学校在现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9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建设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为培养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二)重聚合,实现“政行企校多方共建专业”

  学校创新办学机制,集聚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资源,实施“政行企校多方共建专业”策略。泉州市在政策、资金、人员编制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学校创新发展和持续提升。2016年,泉州市对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产业急需专业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学校共有7个专业获得该项支持。建立了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新机制,成立战略理事会,发挥决策指导、资源整合、顾问咨询的作用;实行实战培训、研发带动、实体融合、智力合作、订单融入等多种校企、校地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新材料与海洋化工专业群和泉港石化园区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为石化园区建设项目培养、输送100多名技术技能人才;依托实用化工材料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通过课题合作、技术攻关、专利转让等方式,为区域内的鞋材等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了以技术研发服务带动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格局。现代建筑专业群牵头组建多元投资主体的省级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汇集职业院校和建筑行业优质资源,开展集团化办学,加强钢结构、装配式等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专业群与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合作探讨基于集成电路领域的设计、制造、检测和管理类人才,形成“产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上汽通用汽车ASEP校企合作项目院校;与华为公司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北斗开放实验室合作共建“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推广平台”,联合开展环境监测、导航定位、智慧城市照明和北斗导航仿真人才研修。

  (三)抓牵引,实施“产教融合二元协同育人”

  学校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二元协同育人”策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一是推进“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先后与安踏公司、九牧王公司等龙头企业在鞋类设计与工艺等5个专业开展“二元制”改革试点,在“招工即招生”框架下,实施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机制。二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实体学院,建设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推进技能竞赛机制化常态化。三是推

  进校企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项目,获得全国微课大赛优秀组织奖。四是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行退教室为实训室,倒逼“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改革;推行专题实训周制度,落实专题实训、综合实训,工科和应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数分别超过60%和55%。五是推进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建设。联合14所中职学校成立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并在其中4所优质中职学校设立“黎大分校”,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专业(群)为单位的校企合作机制,协同探索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产业急需人才的方式与路径。

  二、把握三个抓手,打造特色专业集群

  (一)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创新

  学校不断强化“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教学”的理念,构建党委决策、校长主管、教授治学、院系主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立专业、课程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坚持“四个优先”,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坚持顶层设计优先,实行校领导联系院(部)、听课、教师访谈等制度,及时解决教学困难问题;坚持政策配套优先,设立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教坛新秀奖等,引导教师将研究项目融入人才培养,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坚持经费保障优先,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等;坚持人员选配优先,将精兵强将选配到教学一线,及时招聘教学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注重从教学一线选任干部,支持教师合理流动、挂职锻炼和访学交流。二是坚持“三创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立创新创业实体学院,探索建立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子,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实战”一体化的“三创”教育体系。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依托真实生产和服务项目,共建校企课程开发团队。建设精品在线开放等结构化课程,形成“国家—省—校”系统化资源库;完善全校性信息化教学竞赛机制,“互联网+教学”新常态初步成形;开发本土化课程和校本教材,推进公共课层次化、应用化改革。实行分层次、项目化、翻转式、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构建“厂校并进”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打造“实习—就业”直通车。三是坚持“三全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一主线七融合”构建黎明文化生态圈,打造黎明讲堂、最美黎园、书香黎园、阳光黎园、双创黎园、工匠黎园、多彩黎园等系列文化品牌,健全教工量化育人、学生导师团育人、政行企校协作、家校联动和学生自我教育等机制。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学校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落实“师生本位”、促进教工成长作为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推进“定编、定岗、定责”工作,实施事业、感情、待遇、环境“四个留人”。改革具体措施有:一是改革职称评选,强化绩效导向。完善职称改革的系列规定,将师德表现作为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的比重,将实践教学能力、质量

  工程建设、技能竞赛、决策咨询、育人工作等纳入评审指标,将个人绩效和贡献情况作为重要评聘条件。实行“能力适应型、工作需要型、结构优化型、素质调整型、末位淘汰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探索成立人力资源交流中心。改革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深度推进社会系列服务,成立“黎大智库”,对32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予以奖励,实现教师服务能力建设由碎片化向系统化长效化转型。三年来,学校教师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均居全省同行前列,年均社会培训超3万人次。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干部精准培训,与市委党校合作办学,利用暑期开展年均五个班次250人的规模培训。健全教工进修、挂职锻炼、双师认定的师资培养制度,实施“双师三能”“校企双师互聘”“卓越人才引领”“教师发展激励”等计划,双师素质教师达89%,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100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名师培育机制,实施项目带动,推动教师投身教育提升计划项目建设,构建“教坛新秀、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梯级教师队伍,引进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入校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完善“三定”方案,实施综合考核。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改革、完善以岗位职责为核心、以贡献大小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实现了全体教工的履职情况、业绩水平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实行分层次分类别干部360°考核,建立可量化的科级以上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的教工综合考核方案,实行二级单位分类考核,开展党建、宣传、班主任、专业主任、学工、安全等专项工作考评和教工月度考核,及时兑现考核结果,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三)健全教学诊改体系,落实质量保证责任

  学校特别重视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以落实党委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为统领,拓展系统监控与服务功能,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监控保障平台,提升全面管理与系统协同综合水平。一是强化“一岗双责”,落实人人有责。以落实“两个责任”为统领,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领导分工负责制、中层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全体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全体党员岗位工作制、全校教工AB角制度,完善部务会、处务会、党政联席会制度,推行首办责任制、挂图作战制、一站办公制、工作督查制、问题追究制、情况通报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分类型分层次细化教工工作职责,构建目标管理、压力传导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岗双责、人人有责、人人履责的责任体系。二是创新执纪方式,落实过程管理。校党委旗帜鲜明地为纪委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撑腰鼓劲”,实行纪委对学校工作全面监督制。实行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制度;成立招投标领导小组、项目采购工作小组和工作(项目)督查小组,制定《工程项目第三方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一学院(部门)一方案”预算编制方式,实行经费管理和使用考核项目化;完善政府监督、审计监督、内审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规范经费、基建、采购、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制度与工作流程,确保纪检监察全程参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常态化内部审计机制,对科研经费等15个重大项目和15个学院、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并以党委文件立项整改。开展落实“两个责任”

  调研督查,建成学校纪检谈话室,注重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惩防结合,落实“四种形态”,做到任前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立案查处并举,2016年来查处干部18人,党委领导约谈干部210多人次。三是构建质保体系,落实综合治理。聚焦“五纵五横一平台”标准,启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构建“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强化质量标准建设和满意度调查,推行校院两级质量年报制度,完善反馈、问责机制,形成循环提升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IEET专业认证为抓手,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及持续改进机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防控工作新模式。建设OA系统和智慧学习平台,建成校园ERP系统,建设学校集控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推进治理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机制化运作和无界化落实”,着力提升内部质量,保证水平。

  三、聚焦三个能力,提升服务贡献水平

  (一)聚焦人才支撑,实现“区域离不开”

  黎明职业大学主动对接“新福建”“五个泉州”建设,构建政行企校发展共同体,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为福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聚焦“泉州制造2025”、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及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相应设置土木建筑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材料与化学工程、纺织鞋服工程、经济管理、国际贸易、文化传播等12个学院、40个专业,形成以应用工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布局。办学以来,学校为八闽大地特别是泉州的繁荣发展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有60000多人(其中留在泉州工作的75%左右),遍布各行各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业务骨干、业界精英等,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7%,2017届毕业生省内生源占96.99%,专业对口率达80.53%,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二)聚焦智力支持,实现“行业有影响”

  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深度推进社会服务,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成立“黎大智库”,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项目、课题组建研究团队,强化学校战略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等职能作用,开展264项纵向课题和55项省情、市情、校情研究。负责起草2016年、2017年泉州高职教育质量年报。牵头成立泉州市职业教育研究所,联合开展职业教育专项研究,承办福建省社科学术年会“一带一路”倡议与“海丝先行区”建设分论坛,作为研究、咨询机构,在区域改革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参谋、咨询作用。二是牵头组建和开展建筑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两个省级职教行指委、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和若干个专业群产教协作委员会工作,牵头组建省级多元投资主体的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主参与6个职业教育集团,创建泉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有效提升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着力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累计与8个社区10个乡镇建立共建机制,2017年开展12562人次的公益性培训、12688人次的志愿服务、18场文体活动;着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依托4个省级应用工程或协同创新平台,技术服务收入达1179.05万元,取得授权专利117件(发明专利7件),转让专利6件。

  (三)聚焦国际合作,实现“国际能交流”

  学校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涵,正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向世界,助力福建高职类院校“走出去”。学校完善顶层设计,设立国际交流学院,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教学生活设施等方面夯实国际化办学基础。发起组建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国际化联盟,不断壮大“海外朋友圈”,与世界上11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华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签订合作协议8份,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14个。学校与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联合开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场管理等2个专业,承接国家“南非鞋类设计与制作技术培训班”,与泰国博仁大学合作开设国际本科预科班以及开展韩国“2+2专升本”国际本科教育合作,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教育机构联合开展海外华文教育,积极拓展与韩国、新加坡、柬埔寨、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项目,已落实招收来自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留学生15名,并计划继续招收留学生100名左右。共同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冬令营,为中国与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学生提供了互相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成为海内外青年学生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引进FAA证书课程和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并开展专业认证试点。接待中国台湾、澳门地区和韩国、新加坡、泰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12个团来校参访。师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海丝”主题重大文化活动,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下一步,黎明职业大学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省、市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以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为契机,持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做强福建示范校、争创国家优质校,进一步写好新时代高职教育新篇章。

  (王松柏)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为留守儿童解套

  • 高校开“减肥课”达标可获学分

  • 奏响青春之歌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教育论坛

名人坊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