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办“厂中校” 促进产教深融合-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校企合办“厂中校” 促进产教深融合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2019-03-07 13:32:5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的确,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还普遍存在着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校企合作难以长久维持。不难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症结在于:除了企业认为自己付出与回报不相等外,也与职业学校自身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诚信意识不强有关。

  为此,温州瓯海职业中专以汽修专业为突破口,自2008年开始与温州小微民营企业港华汽修深度合作,通过创新“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实践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产教融合发展目标。

   校企一体,产教结合,工学交替

  瓯海职业中专与港华汽修校企双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共同构建领导管理机构,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三位一体的紧密型校企一体化模式。“校企一体”使企业主动向“厂中校”输入建设资金、场地和职业标准、职业情境、职业训练;学校向“厂中校”输入科技、人才、劳动力和校园文化,双方办学资源一体化,人员互聘双岗化。

  港华汽修是一家以货车、工程车等为维修对象的企业,瓯海职业中专与它的合作开辟了省内职教办大货维修专业的先河。但是校内原有硬件基础都是围绕轿车设置,轿车和货车有相通的理论,更多的却是不同的架构,因此急需重新搭建实训场地。学校联合港华汽修创建“厂中校”教学区后,将其教学资源与学校内相关汽车维修实训室进行重新整合,配套组建成拥有“厂中校”和校内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的大货车维修实训基地,从而实现产教一体。

  “厂中校”有效落实了在工作中介入教育的理念,在教育中介入工作元素的要求,使工、学、训、教都得到灵活运用和安排。学校依据协议,承担“厂中校”运行中一定的教学耗材费、企业指导师补贴等,合作企业划出一定的场地与学校共建学生生活区、实训车间。企业为学生开设综合实训项目,合格后即可上岗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较好地兼顾了企业及兼职教师“产”“教”统筹和学生“学”“工”交替。同时,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形成学生直接就业和行业、企业之间相互推荐就业的“绿色通道”。

   “7共4融”,以教促产,订单培养

  瓯海职业中专与港华汽修合力创建“厂中校”,构筑了“7共4融”运行机制。其中,“7共”指的是校企双方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创、人才共育、成果共享;“4融”指的是培养目标融通、技能要求融通、能力提升融通、考核考评融通。

  校企双方以3年为周期,共同做好港华冠名班发展规划与建设,由企业审定;双方共同确定货车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由企业审定;双方共同编写货车教材,学校负责具体编写,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学校负责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基础技能课教师聘任及培养费用,企业负责专业提高技能课教师聘任及培养费用;双方共创共享“厂中校”和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教学为主、兼顾社会培训与社会服务等活动;根据现代学徒制要求,实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学校拥有课程开发权、教材著作权、研发专利权,企业拥有以上合作项目产生的经济利润。

  校企双方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有机融通。学校把企业的用人需求放在重要地位,注重专业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素养。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岗位素养的培养,将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上岗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岗位用人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充分融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校企双方将学生所学技能与岗位技能要求有机融通。“厂中校”设两个楼层,总实训面积6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余名学生同时实践操作。校企双方深入调研,筛选企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了53项适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项目,列为学生必须学习达标的岗位核心技能课程。

  校企双方将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能力提升有机融通。学校每次派2名骨干教师驻厂,与8名企业班组长(学生师傅)组成教学管理团队,由企业主导教学。“双元”导师队伍让校企双方共同培育优质师资,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校企双方将学生管理考评与企业员工考核有机融通。学生进入“厂中校”后以学生、工人双重身份接受学校、企业的双重管理,校企共同构建了“双元”评价体系。学生在校的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等以学分制的形式载入档案;在企业的表现主体评价为企业方,根据企业管理标准进行评价载入学生档案。

   三层对接,三个体系,无缝融合

  借助“厂中校”平台,实现学校对接地方产业,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主动融入温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厂中校”这一平台,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咨询地方产业发展动态、主动向行业企业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主动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在此专业体系和构架下,学校与港华汽修合作建成稳定的以“厂中校”为骨干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满足了大货维修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生毕业前在“厂中校”进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毕业生“双证”率保持在99%以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借助“厂中校”平台,实现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形成了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厂中校”坚持专业依托企业、企业支撑专业、专业服务行业。围绕行业设专业,因为行业企业是市场的灵敏反应器,企业提供的人才市场信息往往是最实在的,“厂中校”能时刻跟踪和关注大货车等行业的变化。围绕企业强专业,学校以“厂中校”资源为专业建设的依托,有效地吸纳了一批企业专家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并按企业要求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行业标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实施基于行业标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专业强大的发展力。围绕服务兴专业,学校依托“厂中校”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校企一体化、产教一体化、学工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优势,服务于行业企业,日益扩大专业影响力。“三个围绕”最终形成了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的高度融合。

  借助“厂中校”平台,实现教师对接职业岗位,助推了行业高技能人才标准的师资培养体系。“厂中校”具有培养行业高技能职业人才的优势,更适宜依据行业协会或行业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和标准,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要求引入教学,有效地对接岗位群,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融通。为此,“厂中校”开拓了教师与职业岗位对接机制,拓宽了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途径,出台了两师(学校教师、企业技师)校企双向轮岗制度和专业双带头人(校企各1人)双岗校企互聘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服务小微,有效破题,示范引领

  设立“厂中校”以来,学校与企业同为办学主体,涉及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等专业性问题均由企业把关,毕业生由企业优先挑选,充分保障了企业利益。此种合作模式深受企业欢迎,产教深度融合得以保障,港华汽修冠名班至今已经连续举办8届。

  港华汽修在与学校合作举办“厂中校”的10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年产值200多万元的低、小、散企业发展为产值过亿元,以温州为基地,扩张到宁波、金华、武汉、淄博等地,拥有58个维修网点的连锁企业。企业还获得浙江省中职校企合作共同体、浙江省中职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浙江省中职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等荣誉。

  从“厂中校”走出来的毕业生初次就业薪资3000元左右,工作3年保底工资10万元。如果瓯海职业中专毕业生留港华汽修3年后,仍继续留任的,由企业出资读大学,为培养后备技术骨干做准备。通过“厂中校”合作,学校师资质量也大幅度提升,屡屡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学校汽修专业成为浙江省中职示范专业、浙江省中职品牌专业、浙江省中职教育产学研联合体等。(刘胜早 叶会乐)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大学生把母校变成“大富翁”地图 一楼一景高度还原

  • 女农民工圆梦北京

  • 广州多所中学发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对接高校欲成“早期孵化器”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地铁工地上的向阳花

     信号系统是行车的“指挥中杻”,控制着整个线路上所有列车的运行调度,被形象地称作地铁列车运行的“大脑”,通过它可以使列车实现自动防护、自动运行和列车运行间隔控制。

  • 【当好主力军 建功新时代】今天,我们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工人?

    “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线工人大有可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不仅意味着技术工人将有更美好的未来,也意味着技术、技能有了更重的分量”……

教育论坛

  • 猪年当有“野猪精神”

     今年在东京过新年才知道,新年是日本最隆重的节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也有生肖文化,元旦就是猪年的开始。

  • 让地方高校办出特色释放活力

    今天,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和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共同探讨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名人坊

  • 做好“作业”功夫在诗外

    作为连任三届的老委员,我从履职经历体悟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政协委员要做好“委员作业”,关键是在平时下功夫,在日常见真章。

  • 她是一束照亮了物理世界的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业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2月22日18时在宁逝世,享年93岁。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