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红色精神 熔铸工匠之魂-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红色精神 熔铸工匠之魂

刘建华 赵 倩
2019-06-06 13:57:1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秉承“用红色教育引领学生,用大爱之心关爱学生”的办学理念,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为突破口,不断探索职业学校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模式,致力于打造红色教育特色学校,培养时代新人,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2019年5月29日,山东省关工委负责人现场为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授牌,在学校参观了红色展藏馆并观看了学校红色办学纪实宣传片。

  学校先后被授予滨州市文明单位、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状、滨州市五好关工委等荣誉称号,2015年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9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山东省示范校及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被推报为山东省红色办学先进单位,被山东省社科联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校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MV在大众网发布并被推荐到“学习强国”平台播放,红色办学经验先后被推报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优秀案例和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红色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他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注重红色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学生思想政治课主要内容,校级领导、系部主任带头登台讲思政课,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阵地;做到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简明读本》进课堂,每班每周一节,达到了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的要求,同时定期组织围绕《读本》的红色基因知识考试,组织学生撰写学习《读本》的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并集结成册;结合滨州市当地实际,组织编写《经典永传唱》《英模名录》《红色记忆》《渤海先锋》《滨州新貌》等5本“红色教育”校本教材。学校还充分发挥“五老”和社会教育基地作用。定期邀请“五老”成员进校园、进课堂,为全校师生作红色宣讲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学校成立了高规格关工委组织,校长担任关工委主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关工委副主任,科室系部主任为委员。下辖关工委办公室及红色教育办公室,把“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工作重要内容。在全校选拔热爱红色文化的优秀人才组成红色教育团队,负责学校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规划、安排和实施,学校各科室、系部、教研组、班级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每一位教师都把红色基因传承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关工委办公室—红色教育办公室—科室—系部—班主任—全体教师”的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体系。

  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中,学校通过开展“六个教育”(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开展渤海老区革命史教育、开展英模人物的教育、开展当代英模的教育、开展身边榜样的教育、开展感恩教育),强化“六项措施”(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全员、全课程红色教育,强化做好结合文章,强化发挥社会实践的引领作用,强化开展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强化用好网络新媒体),做到“四个讲清楚”(讲清楚红色基因孕育着的历史渊源、讲清楚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讲清楚红色基因产生的理论渊源、讲清楚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真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红色基因,真正把红色教育融化在学生血液里,融合进学生头脑中。

   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积极营造“人人谈红色历史,人人讲红色文化,人人传红色基因”的良好氛围,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学校广场命名为东方红广场,广场用大理石铺装了一个巨幅中国地图。在地图的南段——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处,请了一尊汉白玉毛主席雕像。校园里各楼宇、道路、广场、绿化景观、班级的命名别出心裁,独具风格,处处体现“红色教育”的主题元素——三座教学楼分别是韶山楼、井冈山楼、遵义楼。全校108个班级每个班级名称都以一位革命先烈及英雄、英模的名字命名(雷锋班、黄继光班等),班级教室文化都围绕先烈和英雄的事迹精心设计。校园主要道路则是辽沈路、淮海路、平津路、渡江路,以著名战役命名。学生们住在古田楼、瑞金楼、延安楼,吃在西柏坡餐厅,在嘉兴楼学习技能,在南昌楼锻炼身体,在北平楼畅游知识海洋,在新时代体育场锻炼驰骋。每座楼的红色文化都与楼宇名称相得益彰。在教学楼、体育馆、图书办公楼内,还设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图片展厅、“习语近人”展厅、老渤海精神展厅、红色藏品展厅、学校毕业生荣誉展厅等。

  在建设红色物质文化之外,学校还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感。学校创办“一报一刊一网站”——校报《常春藤》、校刊《匠心》、学校网站。在校报、校刊和学校网站开辟红色基因传承专栏,定期刊发学校红色教育活动信息、师生红色教育感想、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当代英模事迹和身边的榜样等内容,及时发到全校师生的手中。同时,学校积极与滨州日报社、《齐鲁晚报》、《鲁北晚报》、滨州市电视台、滨城区电视台等市区多家大型媒体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加大对红色教育的宣传。

  整个校园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缩影,每名学生一天足不出校,就可以走遍中国的主要红色纪念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耳濡目染。让学生时刻感受红色教育,让学生天天汲取红色基因,让学生处处看到红旗飘扬,让满满的正能量丰盈生命。

   红色实践,坚定理想信念

  新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关乎国家的未来,青年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引导。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底座,引导青少年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学校积极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感悟,让红色基因渗透血脉,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学校每周一上午升国旗,全校师生同唱国歌,每天的课间操,红歌在校园激昂响起,高潮迭起,激动人心;每天的下午课外活动,30多个红色社团,主题鲜明,演绎经典;每周五的周末大讲堂,师生同登台,讲红色故事,演红色小品,讲述自己的梦想,分享红色的收获;每周日晚自习,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和励志影片,激扬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仪式感是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学校结合重要历史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悟和领会红色精神。学校每年3月组织系列学雷锋活动,每年清明节组织“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班级红色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学生代表赴渤海革命纪念园和滨城区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每年9月新生开学组织为期两周的红色军训和入学教育。每年国庆节组织“庆国庆·颂祖国”班级红色歌咏比赛。每年的12月组织纪念毛主席诞辰文艺汇演,组织“毛泽东诗词”学生书法比赛、“学习党的十九大、做优秀中职生”知识竞赛、红色基因传承知识竞赛。组织“老渤海精神”运动会,让师生重温峥嵘岁月。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坚持“为人民服务”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红色教育实践培养听党的话、跟党走,拥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英雄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把理想信念的火种代代相传,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刘建华 赵 倩)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撑起儿童权益保护伞

  • 学习垃圾分类 培养环保意识

  • 彩绘风筝迎端午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劳动光荣·劳动圆梦 追梦·我的奋斗】能听懂机器“说话”的技改“状元”

    “初中毕业,我就辍学到大理下关学习修车,每月450元工资,不仅要补贴家用,还要供姐姐上大学,遇到休息日,还得回家干农活。”回忆起12年前刚找工作的日子,王冬林语气里仍能听出当时的窘迫。

  • 保安员职业分五个技能等级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规范保安服务活动,指导保安职业教育培训,加强保安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近日,公安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保安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标准》),《新版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相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同时废止。

教育论坛

  • 防范网络欺凌 学校重任几何

    当下,虚拟空间针对儿童的网络侵害行为屡见不鲜,其中网络欺凌对儿童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

  • 营造孩子上网良好生态(新论)

    小学生观看网络直播,一天打赏2万多元;整个假期都在刷短视频,开学前通宵赶作业;痴迷于网游,回答问题句句都是“网游用语”……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名人坊

  • 张海霞:希望更多人能勇敢一些

    张海霞,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机电系统和微能源技术研发工作,先后参与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 谢华安院士: 稻田里的“守望者”

     6月初,位于福建沙县、尤溪、建阳等地的育种基地试验田内,一大批来自三亚福建南繁基地新培育的最新水稻品种和几千份育种材料正在插秧。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