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再出发 改革发展谱新篇-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高职教育再出发 改革发展谱新篇

写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5周年之际

2019-10-16 09:46:13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4年,1999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学校隶属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属行业办学的普通高职学校,教育经费由北京市财政全额拨款,业务受北京市教委领导。

  学校总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教职工780人,专任教师400人,在校生规模6000人,固定资产总值1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学校设立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软件与信息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等九个教学院系,围绕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北京战略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开设信息安全与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移动应用开发、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健康管理等一大批契合北京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学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光辉岁月 历久弥新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职业技术学校。1953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加快发展新中国电子工业,第二机械工业部于1954年在北京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创办“华北第四工业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学校师生艰苦创业、发奋图强,为祖国建设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到1966年,学校规模达到两千人,教职工四百余人,开设有无线电元件、半导体器件、电子计算机等主干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五千余人。学校是北京市红旗单位,经常承担首都机场迎接外宾任务,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归来,毛泽东主席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与我校学生亲切合影留念。

  1987年,学校由部属学校转为北京市属学校,归口北京市电子办管理,保持行业办学属性。从1954年到1999年,学校为全国电子工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被电子工业部誉为“培养电子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1999年,教育部批准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与北京市成人电子信息大学合并组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一批高职学院。

  北京市成人电子信息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市电子仪表工业局职工大学,始建于1980年,先后开设企业管理、工业企业会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主干专业。1995年更名为北京市成人电子信息大学。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短期培训教育,到1999年,成人教育学生规模达两千余人,各类辅导班和短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超过四万人次。

  2003年,北京电控实施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将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与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并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北京市计算机技术学校,1980年与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公司“7·21”工人大学合并,1986年更名为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2003年在校生规模达到四千五百人,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北京市无线电元件技术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1989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在校生规模达到四千人,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

  应运而生 举办高职

  1998年,为适应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北京市政府电子工业办公室决定向北京市和教育部申报成立北京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同年9月,北京电子办成立北京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筹备领导小组,启动了高职学院申报工作。

  1999年1月,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6月9日,相关部门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调研考察,原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甫生带队莅临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听取了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电子办转制而成,后更名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张伯旭副总经理关于筹办高职学院的情况汇报。

  1999年6月21日,由刘沁生担任组长的教育部门专家组莅临学校,就学校申办高职进行评估考察,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马叔平、耿学超等陪同考察。7月2日,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主任张孝文带队来学校进行考察指导,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徐锡安陪同考察,北京电控董事长何民生、副总经理张伯旭等出席考察活动。

  1999年7月,经教育部和北京市批准,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与北京市成人电子信息大学合并组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9月4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拉开了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序幕。

  行业办学 彰显特色

  1999年举办高职教育以后,学校坚持走行业办学发展道路。独特的行业办学背景,赋予学校独一无二的优势——产教融合浑然天成、校企合作特色鲜明。

  为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北京电控于2003年成立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2007年,北京电控撤销学校董事会,成立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为行业办学的协商与决策机构,理事长由北京电控领导担任,北京电子信息行业的众多大型国企高管以及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理事。理事会积极调动、汇聚和整合北京市电子信息行业的各种资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促进学校与企业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学校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大胆探索制度创新,以产权理论为指导,率先提出“以资产为纽带”校企共建模式,与北京电控旗下大型国企共建产教基地,或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或在企业建立“厂中校”产教合作基地,或共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研发平台,或共同组建“企业大学”等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2年,经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经信委等联合发文批复,学校牵头组建“北京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在更大范围推动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在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对接产业 再造专业

  学校举办高职伊始,便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通信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工程、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室内环境工程等专业,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专业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学校以北京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依据,重点面向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主动调整专业定位与布局,形成了包含软件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现代机电技术、现代信息服务管理、数字媒体设计等五大专业群的专业发展格局。

  进入“十三五”,学校主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与“高精尖”产业发展,主动服务电控公司“1221”核心战略,发挥电子信息传统专业优势,向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进行拓展,构建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与网络工程、电子与自动化、现代服务与管理、数字艺术设计、健康管理与服务等六大专业群。一方面,大力推进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广告设计与制作、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优势专业建设,形成一大批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的骨干专业;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微电子技术、智能硬件及应用、卫生信息管理、健康管理、游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等,形成一大批快速成长、充满活力的特色专业。

  立德树人 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2001年开始,学校设立“科技艺术节”与“体育节”并隔年交替开展,时间贯穿全年,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竞赛、知识讲座、艺术表演、文化交流、体育活动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经常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任务。2005年9月,包括学校与北京15所高校一起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700名赛时实习生,学校作为16所高校中的唯一高职院校,承担142名实习生培养任务,也是培养实习生数量最多的学校。2014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选派285名女生承接了辅警安检志愿服务工作。2018年10月,天安门地区管委会授予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天安门地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荣誉称号。2018年11月,学校凭借“‘一度二趣三质四享’型体育节”品牌,获批入选全国高职院校“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长期以来,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战绩辉煌。2004年,学校学生参加“世界机电一体化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选拔赛”,与北航等本科院校同台竞技,勇夺中国区第二名。近十年来,学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佳绩。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置以来,学校学生更是捷报频传,其中,2015年获得5个全国一等奖,2016年和2017年获得6个全国一等奖,2018年获得4个全国一等奖。在全国排行榜中位居十强。

  工学结合 知行合一

  为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学校从行业办学背景出发,结合电子信息知识型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特征,秉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自主创建了“通用平台+技术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设定为满足首都电子信息产业一线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所谓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涵:一是职业能力,指从事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通用能力,指那些跨越职业的、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素质与能力。构建“通用平台+技术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通用平台”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通过“技术中心”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

  通用平台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培养的系统方案。通用平台通过思想教育活动、通用能力训练、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等途径,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精神熏陶、思维能力培养、沟通合作训练、身心健康教育、职业素养形成等教育功能,形成学校统一的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方案。

  技术中心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信息产业的技术领域和生产组织的特点,按照产业界的实际状况,在校园中营造出与真实工作现场一致的教学环境,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内容上,将企业的技术标准或工程规范引入课程,使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工作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依托技术中心的综合教学环境,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实训基地管理上,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为学生的课程学习营造出企业现场或真实工作的氛围。

  “通用平台+技术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鲜明的外部形态,更涉及课程理论、开发方法、运作规则以及制度创新等丰富内涵。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该项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成果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通用能力模型开发与通用能力发展成果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改革创新 敢为人先

  在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学校一直扮演改革先锋的角色。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北京市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试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改革。2002年学校软件技术专业先后被北京市和教育部确定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授予学校“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学校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输送了140名赛时实习生。2006年,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承接北京市高职自主招生改革任务。2007年,学校获批成为北京市首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

  2008年底,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学校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10年,学校成为首批市属高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单位。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确定学校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学校主持申报的国家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准立项,2018年圆满完成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评审。2017年北京市批准学校开展北京市高端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2017年学校成为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北京市教委批准学校“北信职业智慧众创空间”成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

  国际教育 勇立潮头

  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始于1999年,先后举办BTEC ND项目和BTEC HND项目运行达十六年。2006年,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签署协议,双方互建海外研习基地,选派教师和学生开展海外研习活动。迄今为止,双方共约2500名师生参与研习交流。

  2010 年开始举办留学生教育,先后有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埃及等93个国家的2700多名留学生进校学习。2017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2016 年11月,学校与埃及MEK 慈善基金会和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签署协议联合创建“埃中应用技术学院(ECCAT)”,2017年,ECCTA获得埃及政府批准,举办四年制高职教育,设计规模为在校生600人,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三个专业。ECCAT由三方共同运作,学校提供完整的办学方案与教育标准,包括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师资准入标准、教学质量标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等,苏伊士运河大学提供办学场地、建筑物、教学与生活基础设施等,MEK基金会提供办学经费支持。与此同时,借助中国政府援助项目,为ECCAT提供9000万元的实验设备和实训装备。2018年6月,ECCAT正式挂牌成立,9月份招收首批三个专业共83名新生。

  埃中应用技术学院作为我校首个投入运行的海外分校,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迈出坚实步伐,成为中国高职教育输出海外的成功样本。展望未来,学校将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为世界提供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解决方案。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为加快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北京推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大高精尖产业。

  2018年9月,市领导调研北京电控,要求电控打造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航母战斗群”。面向新征程,学校将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主动服务电控产业发展,助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航母战斗群”,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强化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创新发展就是要通过产教融合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治理体系制度创新等,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融合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相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融合,努力构建面向社会、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实现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发展转型;特色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走行业办学的发展道路,全面彰显行业办学特色,扩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先发优势,为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未来五年,学校将遵循“做精、做强、做特”工作思路,全面实施立德树人“育人工程”、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学科专业“领先工程”、人力资源“卓越工程”、社会服务“提升工程”、教育国际化“跃进工程”等六大建设工程;努力夯实党建引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数字北信体系、校园文化体系等四大保障体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学校建成行业办学特色鲜明、产教融合充满活力、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社会服务能力卓著、教育国际化成效显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高职学院。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爱粮节粮 娃娃做起

  • 耳有乐 心有光

  • 2019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举行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山东国机电工会拓宽职工成才路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获悉,近年来,该工会推动全行业建立职工技能提升载体,实施技术创新激励,为职工职业发展搭建阶梯,使全省机械行业职工成长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 上海浦东新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近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大会上,新区区委下发《关于围绕“四高”战略及更高质量发展大局推进新时期浦东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方案(2019—2021)》。

教育论坛

  • 锤炼新时代人民教师高尚师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高等学校要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锤炼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高尚师德。

  • 爱上阅读,可以这样做

    去年9月,笔者刚接新班不久,一次午读时间,笔者发现一个孩子在看《欢迎5号爱光临》(校园言情类小说),之后通过调查才发现,班里至少有10个孩子在看此类书籍,流动的校园言情小说大概有十几本,都是从初中哥哥姐姐那借来的。

名人坊

  • 他用双脚丈量1900公里长城遗址

    段清波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从事田野考古与科研教学30多年间,他在秦汉文明研究与历代长城研究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 这个院士心中有风云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对中国气象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