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资讯

浏阳特校教师周末为重度残障学生送教

2020-06-09 14:35:26 来源:湖南日报

  走,“送教上门”去

  ——浏阳特校教师周末为重度残障学生送教服务纪实

  湖南日报记者 王文隆 通讯员 曾桂林

  “今天是星期六,李老师今天会从浏阳来,会来教我读书写字,会送我‘大卡车’。”家住浏阳市古港镇新园村佳塘片44号的重度智残少年童昌伟吃过午饭,便站在家门口等待,并不时大声嚷嚷着向经过的邻居“炫耀”。他口中的李老师即特殊教育学校李小艳老师。

  6月6日,又是一个周末。下午,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像往常一样派出34个送教组50名老师前往该市永安、镇头等17个乡镇34名重度残疾儿童家中,进行“一对一”“二对一”家庭教学。这些孩子,因患有脑瘫、多动症、自闭症、精神障碍等多重残疾而不能到校就读。

  送教课程是特校老师根据学生障碍类别和家长需求量身定制的,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康复训练三大课程为主,且一人一案,实现精准送教、精准康复。

  学生家中的餐桌、茶几变成了特校老师的讲桌、学生的课桌,学校里丰富多彩的教学具、康复器材则搬到了残疾孩子家中。绘本阅读、算术、康复、生活自理等课程就在这样的课堂中展开。

  钻山洞、打保龄球、串珠比赛……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将一个个康复和认知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去达成。

  “来,这是李老师送你的玩具卡车,祝你‘六一’儿童节快乐!”李小艳老师兑现了上次送教的许诺。每次送教,或逢节日,老师们都会自发地带些牛奶、糖果、书本或玩具送给孩子们。每次离开,孩子们眼中闪烁着不舍的光芒。

  “豪豪爸爸,你看懂了吗?就照我的方法给豪豪做仰卧起坐,每次30个,每天3次……请把训练情况拍视频反馈给我。”临走前,李琳老师给重度发育迟缓孩子豪豪的家长布置“家庭作业”。送温暖、送知识、送康复、送服务是送教的主要内容,“送技术”则是指导家长掌握康复技能,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半年来,豪豪爸爸“拜师学艺”,将一些康复手法练得十分娴熟,在家里常为孩子训练加餐。“特校老师来了以后,我孩子现在走路稳多了,能上下楼梯了,比以前开朗活泼了。”他说。

  “2016年3月送教工作开展以来,周末送教成了特校老师的新常态。路程远,交通不便,但老师们个个干劲十足,既教育孩子又指导家长,实现了重度残障孩子从‘没学上’到‘有学上’。”浏阳市特殊教育研究训练中心副主任、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于建江表示,期盼每个残疾孩子都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上好学”。

  截至2020年5月,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为72名重度残障学生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送教对象享受到教育康复服务累计近1万课时;同时,辐射带动了整个浏阳送教工作的开展,全市306名重度残疾儿童都有了“周末教师”,可以“足不出户”享有受教育权利。

编辑:卢云

图片新闻

职教

评论

  • 出国留学呈三大变化

    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相关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等机构于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意向留学人群倾向的留学目的国的调查中,42%的受访者青睐英国。

  • 疫情之下,留学之路能否继续?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少原本已做好留学规划的中国学生,尤其是计划今年出国留学的中国学子正陷入两难境地——能否继续留学之路?

资讯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