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打工新鲜事儿 | 换个马甲就成了“黄牛”?陪诊师离正规军还有多远?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5-06 15:02

原标题:换个马甲就成了“黄牛”?陪诊师离正规军还有多远?

近年来兴起的新职业——陪诊师,本来是为满足特定人群在医院就诊时的陪伴需求,如今却正悄悄变味,一些陪诊师以陪诊之名,倒卖就诊号源,俨然“黄牛”行为。

加价数百元可挂上号

记者以患者家属身份,通过某社交平台,联系了7名自称陪诊师的账号。当记者提出能否抢到××医院××科室专家号时,5名陪诊师均给出肯定回复:“可以,把你的需求发给我”“可以安排,有医保吗”“要哪个医生”“可以的,私聊加v”……

记者表示,一周内的号都被约满了,如果这两天就想来看怎么办?陪诊师表示:我们这边有技术有团队,只要你想看,我就帮你协调。”

当记者提出“第二天就想看”后,陪诊师直接报价“挂知名专家号服务费600元,其他医生500元,挂号费到医院再付”。

“这都是实打实的挂号单,到时系统里有患者的名字,有挂号成功的信息。你不是现在看着都满号吗?通过我这个渠道,可以把患者信息录入系统,然后你去医院看诊就行了,我只收服务费。”陪诊师说。

宣称拥有特殊渠道

上述陪诊师和“后台技术团队”沟通后告诉记者,“第二天只能挂到副主任医师”。记者注意到,在挂号平台上,陪诊师给出的5名候选副主任医师也是“满号”状态。

记者注意到,在挂号平台上,陪诊师给出的5名候选副主任医师也是“满号”状态。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支付了500元服务费,几分钟后便收到指定医院的短信验证码。记者将验证码提供给陪诊师后,很快就收到了预约成功的短信和挂号单,时间、科室、主治医师都与前期和陪诊师沟通的一致。

同一位专家的号,同样在平台预约,为什么患者挂不到,陪诊师却能挂到呢?对此,上述陪诊师回复称,挂号平台放号的时候,靠患者自己抢很难抢到专家号,“我们有特殊渠道,找关系提前留好了号,所以才可以轻松地通过平台挂到专家号”。

倒卖就诊号源属黄牛行为

在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看来,不管是否提供陪诊服务,任何形式的医师就诊号源倒卖,不论加价多少,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元钱,也应被认定为倒号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市场规则,还触犯了国家卫计委、公安部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打击黄牛倒卖医院号源的相关规定。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指出,一些陪诊师长期在医院活动,往往能够洞悉医院的一些内部机制,甚至利用一些不正当手段干扰正常的就诊秩序。

“他们通过抢占号源、利用管理漏洞等方式,使得原本应由患者预约的号源迅速转到他们手中,并在短时间内高价转售。”邓利强认为,这种利用医院资源牟取私利的行为,无疑是对就诊秩序的严重破坏,应被明确界定为“黄牛”行为。

陪诊行业缺乏规范

记者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陪诊”,随即出现多个陪诊APP,而在一些大众熟悉的生活服务平台上,也有本土陪诊商家入驻,不仅提供陪诊服务,还有跑腿、代问诊、代买药等服务。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市场的不同,这些商家的价格大多在100到300元之间,最贵的也不超过600元。

记者浏览消费者的评价发现,大部分的消费者是为家中老人购买服务。不过,由于目前陪诊机构的服务流程、内容等并未进行统一规范,存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老人找的陪诊师在服务期间玩手机、跑错科室,陪诊服务结束后还说超时要加钱;有的陪诊师同时约了两位病人,就诊期间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

遇到纠纷难维权

来自乌鲁木齐的患者小王,就曾遇到过一次因陪诊引发的纠纷。作为异地求医的患者,他曾通过社交平台,购买过上海某跑腿中心提供的代诊服务。一开始谈好了服务价格为399元,谁知在他付费并将病历寄出后,对方告知他,如果帮他领取快递,需要另行加收服务费。因为前期已经付费,为了确保前期投入的费用不被浪费,小王只能按照服务提供者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加钱,以保障服务能够顺利进行。

可最终,一次又一次加收服务费的行为,让小王忍无可忍。他发现,在这个缺乏保障的行业里,远在异地的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服务提供者制造的加价怪圈里。

上海开班培养“正规”陪诊师

4月19日,2024年度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在上海开放大学开班。

上海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内容包括为老服务基础知识和陪诊专业技能,培训主题涵盖陪诊服务基本流程、医疗就诊基本流程、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陪诊服务沟通技巧、陪诊服务法律责任等,内容兼顾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体现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

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徐启华介绍,在持续两年开展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的工作基础上,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目前正在起草《陪诊师从业技能要求》和《陪诊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拟于本年度向社会发布,将对陪诊师的综合素养、培训内容、服务要求等提出细化要求,以期推动陪诊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相信养老陪诊服务的价值和前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徐启华说,年内还将开设三到四个班次,计划共培训500人左右,为上海养老服务领域的助医需求提供人才队伍支撑。

新职业呼唤新标准新规范

陪诊市场是一片蓝海,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片“海”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低门槛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无法满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给患者造成不好的体验。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专业规范、评价体系以及清晰的收费标准,陪诊师、患者、医院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划分尚不明确,这些都制约着陪诊师职业化发展。

强化陪诊行业监管。适用于陪诊行业的行业规范、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标准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保障从业者和患者的权益。

推动陪诊职业认证体系建设。职业化是陪诊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健全陪诊职业认证体系,不仅可以提高陪诊职业准入门槛、提升服务质量,还可以激发陪诊从业人员活力,推动行业的整体升级。

鼓励社会组织、职业院校等开展陪诊师培训,向陪诊师传授为老服务基础知识和陪诊服务专业技能,兼顾职业道德教育,使陪诊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综合来源:法治日报、湖南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