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实践育人平台 推动本科教学改革-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建设实践育人平台 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构建“5+N”实践育人体系工作纪实

2018-11-26 11:27:32

  教育部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振兴本科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而建设实践育人平台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市属重点大学,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首都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守正创新,持续升级,通过激发活力和建立“倒逼机制”,深刻推动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5+N”实践育人体系,有效契合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合并而来。两个学院在建校初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模式从工读结合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再到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结合。1985年,学校创立的手工工业会计实验室,是全国较早的财经类高校实验室之一。1995—2007年期间,学校各教学单位开始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共计组建和发展了14个实验室。2007年学校对优势学科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了“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学校开始组织各院(部)学生开展申报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工作,明确借助“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四位一体”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2011年,学校首次开展“一院一赛”项目,鼓励学院开展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实践活动,注重品牌效应。2012年,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报告撰写要求》,规范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报告的撰写。

  2016年以来,在国家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下,学校以“自主构建,致知达用”为理念,继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扩大学科竞赛规模,制定、修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办法》《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细则》《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定级管理办法》等制度。在国家“双创”背景下,设置了虚拟创新创业实验班和虚拟创新创业教研室,将实践育人从“四位一体”升级为“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虚拟创新创业实验班”的“五位一体”体系,通过“跨专业、跨年级、跨界别、跨学校、跨平台”的“五跨交叉”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设“N”性因子,发挥院(部)、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师生自主设立平台、项目、方式等,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不断衍生、扩大的可能。学校由此逐步构建起了“5+N”的实践育人体系。

   “5+N”实践育人体系倒逼本科教学模式改革

  “5+N”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也推动了学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这一体系的探索和构建中,学校明确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师生形成“致知达用”共识。这样一来,学生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记忆”“分析”等学习方式,转而进入到真实情境当中,以参加竞赛、主动创业、商业策划等形式自主构建知识和锻炼能力。由此带来的联动效应就是,逐渐形成了学生需求倒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而倒逼课程建设改革,再进而推动专业培养方案的精准设计和学科整合的“倒逼机制”。同时,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和引导教师通过“去”“减”“扩”“增”“延”5个路径,深化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改革。这5个路径具体来讲就是,“去”掉“灌输”“应试”“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减”少理论、空泛讲授学时,提升研究型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比重;“扩”充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的内涵,强化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实现致知达用效果;“延”伸课上向课下、线下向线上、校内向校外、专业教师向职业导师,丰富学习资源和方式。

  因为在这一实践育人体系中设置了“N”性因子,也激发了各院(部)、教师设计、参与实践育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工商管理学院为例,该院依托全国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构建了“以商谈大赛,促沟通能力”的商谈大赛平台,培养学生的沟通谈判能力。同时,在基地中设置CEO素质训练营平台,学生自发组建团队(包含竞赛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创业团队)、自觉尽职尽责、自主管理项目,通过在“干中学”去体会、理解、提升团队成员的组织力和领导力。

   启动“驼铃计划” 帮助教师蓄能领航

  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需求的反向倒逼,给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现实压力。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适应改革要求,实现职业生涯的稳健成长,继而支撑学校育人工作的持续发展,学校于2017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驼铃计划”。“驼铃计划”从思想引领、师德建设、助力成长、强化动力、团队建设5个板块出发,涵盖加强教师思想理论建设、健全师德制度建设、深化“驼韵师话”师德文化传承、提升教师育人质量、助力教师职业发展、组织开展教师社会实践、深化新入职教工思想理论培训、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完善教师权益保障、发挥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等十项重点任务。学校还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与惩处紧密衔接的“六位一体”工作体系。

  学校在2017年推出的“驼韵师话”活动,旨在通过老教师话师德、话学问、话人才培养和人生经历,引导全校教师将自我修养与互助成长相结合,强化师德教育引领,进一步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亲和力和体验感。据学校党委副书记徐芳介绍,“驼韵师话”的内涵有三:一是传承大学精神,落实驼峰计划的举措;二是寄托师德养成、文脉传承的美好寓意;三是让“师话”成为教师与教师心灵间的对话。活动自推出以来深受教师们欢迎,目前已成功举办16期,成为学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项目、引导教师成长的有效平台和凝聚教师的心灵家园。

  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证明,正人者须先正己,教人者须先受教。要想让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教学,教师们首先得率先实践并勤于育人。近年来,学校为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相关调研搭建各种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在服务首都和国家建设过程中提升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2015年以来,学校组织120余位中青年教师赴兰州、宁夏、珠海等地开展社会实践,为社会和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教师的6篇调研报告荣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一等奖,7篇荣获二等奖。2014年以来,学校教研人员共获得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批示32篇,刊发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5篇,北京市社科基金《成果要报》19篇,其中有15篇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为增强。

  “5+N”实践育人体系自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施以来运行良好,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学校总计获得3项国家级别教育教学成果,其中2项为实践教学类;在61项北京市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有25项为实践育人类,占比达到41%。二是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生竞赛参与率达50%以上,参赛学生的获奖率达7%左右。2017—2018学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活动及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项52项,国家级别奖项67项,省部级奖项139项。学校获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连续三年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观察行动”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市牵头高校。三是毕业生求职竞争力和学校社会声誉得到大幅提升。学校就业工作实现了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高满意度,连续三年就业率在99%以上。在北京地区招生过程中,学校的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在同地区同类院校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本科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列市属市管高校前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孙明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非遗入校园

  • 谁的学校,谁的孩子

  • 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师与徒

    安徽淮北矿业袁店一矿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工匠培养计划”,在各班组开展师带徒、垂直培训、寻找能工巧匠等特色活动,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精的职工队伍。图为11月3日,该矿机电技师杨富强手把手地给徒弟传授提升机钢丝绳的检修技巧。张盼盼 摄

  • 湖北工会送文化到工地

    中工网讯(记者张翀 通讯员谢文哲 张建旺)11月23日,一场由一线职工自编自导的节目演出,献给了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者。项目部劳动竞赛涌现出来的先进生产者坐在观众席前排,观赏礼赞劳模礼赞工匠礼赞劳动的精彩演出。当中铁大桥局职工自编自演的配乐诵读《桥工的芳华》登上舞台时

教育论坛

  • 我的两位文学老师

    邵宝健先生和闻波先生是我打工与写作路上十分重要的两位老师。他们不但教会了我如何写作,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1999年,我用打工挣来的钱还清家里所有的债务,关于作家的梦想又浮现在脑海里,我决定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

  • “幼”“小”衔接为什么这样火

    家长“追逐”幼小衔接,多地公办幼儿园大班现“空巢”。视觉中国供图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的石先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女儿进入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放弃了公立幼儿园的大班生活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治理内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五个方面。

名人坊

  • 席酉民:见证高等教育发展

    从渴求知识的青年学生变成农民,席酉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挣扎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为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1974年3月2日,17岁的席酉民推着自行车,驮着一个竹制箱子走出西安市长安县引镇中学的大门,高中毕业了,他得回到引镇公社甫江村四队老家当农民。

  • 王洪伟:头衔外的“野心”

    教了十几年流体力学后,他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一本书,亲自手绘200多幅插图,排版、设计封面,不仅重印6次仍供不应求从备课到授课,他自有章法;每逢毕业季,总会听到大家自发的呼声:“我想最后再去听一节王老师的力学课”“真希望能买到王老师签名版的《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