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础 专业分流 特色培养-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校风采

打通基础 专业分流 特色培养

河北体育学院“文武兼备、德高技精”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2018-10-16 15:50:02

  河北体育学院是河北省仅有的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体育,育人为本,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质量为本、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坚持“大体育观”,秉承“崇德、砺能、笃学、拓新”的校训,坚持以培养“文武兼备、德高技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从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转变,逐渐形成了“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理念 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

  在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一些固有的教育观念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其一,把大学本科教育看作是最终教育,而不是终身教育的一环。其二,体育学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某某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重专业轻综合,重技能轻文化。其三,体育类各专业的内涵特色不甚明显,专业目录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不突出,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不具体,各种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甚明确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要在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理念上有所突破。”河北体育学院院长张绰庵教授如此说道。

  从2005年开始,学院陆续开展了关于发展战略和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经过多次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办学过程中一些重大战略问题,确立了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了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应从单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转变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的指导思想。

  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该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在2010年和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学院进一步进行了研讨深化,进而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进行了综合改革,设计了科学的体育学基础课程群,构建了“多维度、个性化、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柔性的教学管理机制,完善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体育”的育人功能,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得到社会、家长、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同。

  内涵 打通基础 专业分流 特色培养

  打通基础:以全面发展的“体育人”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根据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以及逻辑关系进行整合重构,建立了包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第一层面打通公共基础课。除了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外,在全院所有专业开设“书法”“普通话”“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必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健全人格。同时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系列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就业能力。

  第二层面打通专业基础课。统一设置体育学类下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运动康复等7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培养学生体育理论素养的“体育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培养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科研方法”;培养学生运动基本技能的“田径”“体操”“河北民间武术”“冰雪运动基础”等,为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分流: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就业意向,选择专业学习或跨专业辅修。

  自2008年起,200余名学生自主选择了专业。同时,专业内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供学生多样性选择,例如:社会体育系设置“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户外运动”“大众健身”“少数民族体育”“高尔夫球管理”等方向,为学生设置若干门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在精通一项专业技能的同时,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掌握多项技能,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体育人”。

  2014年,学院成为河北省首批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体育教育专业、英语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可以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学生通过辅修可以取得双学士学位。2018年,共有13名学生在取得原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获得首批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

  特色培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形成了河北体育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为代表,构建“院企联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国家级别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运动训练专业为依托,形成“学训结合、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平台,打造“术道并重、内外兼修”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了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了体育专业院校单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传统,拓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明确了“体育人”的培养规格,明确提出河北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了以往高等体育院校只重技能培养、忽视综合素质,只重技术传授、轻视人文教育的传统观念,颠覆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传统印象。

  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精湛专业技术的同时,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社会担当精神,适应社会需要。

  创新了专业课程体系。在打通基础课程的同时,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了“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全人教育。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技能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二是强调文化传承,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河北民间武术”课程作为全院各专业的必修课,以太极拳、八极拳为主要教学内容,弘扬燕赵传统文化。

  实践 高尔夫球管理、冰雪运动人才培养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

  院企联合、协同育人——高尔夫球管理、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河北体育学院高尔夫球管理方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由青年教师崔志强带领10名学生,东渡日本学习高尔夫球,学成回国后,1989年,崔志强教师在我院开设高尔夫球选修课,开创了我国高尔夫球高等教育的先河。2003年,社会体育系开设高尔夫球管理方向,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从为体育市场服务、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出发,探索实施了“2+2”教学模式。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院企联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办学成效日益显著,得到国家教育部门、国家体育部门及高尔夫业界的高度评价。

  “院企联合”就是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根据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增强职业能力训练,重视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培养,定位于培养从事高尔夫球活动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训练等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学院和企业共同研究确定适宜的方案。院企联合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高品质的实践教学平台。

  “2+2分段教学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内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学习,后两年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继续强化学习高尔夫球行业更新、更前沿的理论与技术,特别是针对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突出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社会体育系主任赵伟教授介绍说。

  从2003年始,学院与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河北体育学院东方大学城基地。到目前为止,学院在全国共建立了40余家校外高尔夫球实践教学基地。2012年9月11日,《中国日报》(China Daily)整版报道了学院高尔夫球办学情况,给予了肯定和赞扬。2013年,“河北体育学院——天津松江团泊湖高尔夫俱乐部”项目,被河北省教育部门评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明确学院和企业单位的“责、权、利”,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细化落实。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院的教育教学和合作单位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确保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双赢和多赢。合作企业为支持学院实践教学工作专门设立了基金和学生奖助学金,同样企业享有对优秀毕业生的优先选择权,有的企业对学生实行了订单式培养。

  如今全国80%以上的高尔夫球场都有河北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学院高尔夫球管理方向每年招生400余人,在校生1600多人,十几年来毕业生全部就业,可以说供不应求,高尔夫球人才培养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得到业界充分肯定。2012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家级别综合改革试点。以此为基础的教改项目获得国家体育部门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第11期《民生周刊》以“高球教学的河北体院模式”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导。

  在传承中守正出新、在开拓中与时俱进。借鉴高尔夫球“院企联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学院加快推进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为抢抓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历史机遇,确保完成3亿人上冰雪和省领导交办的加快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任务,为冬奥会做好服务,为促进国家冰雪产业发展,2015年12月,经河北省教育部门批准,河北体育学院成立了冰雪运动系。2016年,招收冰雪运动专业方向本科生350人。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各招生350人。同时,与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合作,完成“3+4”招生180人。目前,冰雪运动系在校生已达1000余人。在培养形式上,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深化“院企联合”模式,开展了与哈尔滨体育学院、崇礼云顶滑雪场、长城岭滑雪场、石家庄西部常青滑雪场、勒泰滑冰场、天山海世界滑冰场等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的各自资源优势,冰雪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学训结合、体教融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突出专业特点,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逐步形成了“学训结合、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训结合”,即学院与省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合作,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为此,学院就发展问题曾多次与省体育部门研讨,达成了一致意见并获得了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逐渐实行了“运动员学籍化,学生运动员化”,以及教练、教师等不同岗位的互聘,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为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院进一步服务于河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通过“学训结合、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如奥运冠军前国家女排队长苏惠娟;奥运射击冠军蔡亚林、庞伟,射击名将赵颖惠、任洁、杨浩然;体操世界冠军范红斌;世界足球小姐前国家女足队长孙庆梅,女足名将王丽平、张欧影;田径名将李梅素、赵存林、纪占政、刘淑珍、肖艳玲、马玉芹;中国象棋国际大师棋王李来群、棋后胡明;篮球名将马健、郑冬梅、刘军等。

  术道并重、内外兼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1993年,学院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全国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院校。20多年来,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该专业坚持“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培养文武兼备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河北省作为武术之乡的地域优势,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综合性改革。一是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注重传统武术的传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要求所有学生掌握河北民间武术代表性拳种如太极拳、八极拳的基本套路,这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高校都具有开创性。二是在武术专项教学训练项目上,除武术套路、散打、龙狮之外,增加了中国式摔跤、传统养生等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三是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了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和创新与技能系列课程。四是优化专业结构。自2007年以来,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文化教育方向,打破了以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只招收具有二级以上运动员资格的学生的“单招”模式,从参加普通高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招生,既改善了生源结构,又提高了生源文化素质。截至2018年,共培养了400余名毕业生,大大拓宽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空间,为武术进校园奠定了师资基础。

  成效 学科专业建设 课程教材建设 学生综合素质

  学科专业建设成果丰硕。“打通基础,专业分流”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融通和发展。10多年来,这一模式在学科、专业方面孕育出了丰硕成果。学院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所有4个二级学科全部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发展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较早成为河北省体育类省级重点学科,带动了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提高。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国家级别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国家级别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体育教育创新高地”为省级仅有的体育类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学院由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的7个专业发展到目前的14个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学院自主研发的“河北民间武术”特色课程作为全院必修课列入培养方案,并打造成为省级精品课。学院先后出版了《中国武术史纲要》《河北民间武术教程》《武德文化概论》《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下沧州武术研究》等专著和特色教材。2013年,学院被国家体育部门确立为全国高等体育院校高尔夫球教材编写组主持单位,主编或参与编写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管理》《高尔夫球运动教程》《高尔夫概论》等教材作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使用,填补了该专业教材的空白。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王博曾获河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之冠;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李海洋,被中央电视台作为大学生创业典型在《新闻联播》中进行了特别报道;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郭存宝创建“康美健身俱乐部”,已发展连锁店近20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张昌创建“万拓健身俱乐部”,已成为河北省省会高品质全民健身基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刘健、郑凯文,被文化部门选派赴欧洲和非洲参加武术文化传播交流活动。

  近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典型。2011年,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魏龙龙在深州市永安大街金水桥下勇救一名落水女青年。2016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胡一林,单手托举6楼悬窗女童20多分钟直至被救,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托举哥”,受到新媒体热捧、被传统媒体纷纷转载,获得“保定好人”、全国大学生影响力人物入围奖等多项荣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运动训练专业李鹏博同学,作为一名女生主动援藏,援藏3年后考取阿里地区普兰县公务员,立志长期扎根西藏,支援边疆建设,并在2018年成功考取中央党校研究生。

  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专家和学生的广泛赞誉,《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河北体育学院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实证研究》获得了第六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下一步,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本科教育,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青少年近视防控 专家:关键是学校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

  • 乡村阅读

  • 手绘京剧脸谱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黑龙江6年投3亿发展农村职教

    本报讯(记者 曹曦)近日,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市、试点县建设项目现场会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举行。6年来,黑龙江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92亿元改革农村职业教育,拉动地方资金6.84亿元,重点建设一个试点市、17个试点县

  • 让工匠人才成为新时代的“明星”

    10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5位产业工人优秀代表围绕“做大国工匠,争当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10月15日,5位优秀产业工人代表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与中外记者见面。这是中国工会十七大召开前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教育论坛

  •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尚需完善

    为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家自2012年起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于清华大学研究生数据本课题将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分为三类,分别是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机会激励。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这三类激励分别对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大育人目标的促进作用。

  • 4岁的“双创赛”如何走过“成长的烦恼”

    10月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大学落下帷幕。颁奖典礼上,学生表演舞蹈《千帆竞发》。10月13日,参加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争夺赛的武汉大学团队在做赛前准备。颁奖典礼上,厦门大学学生表演《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名人坊

  • 马俊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本报讯(记者 焦新)10月12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马俊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男,1962年11月生,1986年12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 葛世荣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本报讯(记者 焦新)10月12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葛世荣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男,1963年4月生,1985年5月入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