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焦以璇
2018-06-13 08:38:26

■教育奋进之笔1+1 ④走进浙江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焦以璇)“随着《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出台,中国高校的人工智能研发有望从‘跟跑’转向‘并跑’‘领跑’。”日前在浙江召开的第四场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对高校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信心。

    教育部在今年4月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个方面提出18条重点任务和三个细化专栏,着力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如何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是《行动计划》关注的焦点。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更需要系统谋划部署、更需要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学校与惠普、华为等企业合作建立了9个创新实验室,依托平台,从应用项目开发、应用性学术竞赛、创新项目研究三个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

    “我们让学生参与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开发当中去,实现‘练中学’;让学生通过学术竞赛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实现‘赛中学’;让学生主持创新项目研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研中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建东表示。

    为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重点提出“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

    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介绍,清华大学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的文件。学校刚刚批准了法学院的“计算法学”工程硕士项目,是人工智能与文科深度融合从而产生崭新学科专业方向的一个尝试。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清华大学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尤其是军事需求,研发关键应用技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军民融合。学校与腾讯、搜狗公司已经开展了超过10年的战略合作,一大批研究成果被应用到腾讯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政表示。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技能大赛争状元

  • 智能借书

  • 五彩航海梦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那曲市总表彰劳模先进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中源)6月8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第一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

  • 湖南省总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6月8日,湖南省职工“中国梦·劳动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总决赛在长沙举行。

教育论坛

  • “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万家灯火亮起来”

    “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万家灯火亮起来”.如今,年近“知天命”的张黎明看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

  • 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

    据报道,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日前发布了第十五期《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清华大学从世界第25位升至第17位,北京大学则从第38位升至第30位。

名人坊

  • 科研“土著”朱永群

    “在浙大学习的时光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你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人生非常重要的过程

  • 金波:儿童文学之路伟大而艰辛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首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下文简称首届“双奖”)颁奖典礼上,他勉励年轻的幼儿文学创作者:幼儿文学之路伟大而艰辛。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