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教天地

新春祝福送给赵梦桃小组七姐妹

2019-01-30 14:34:12

  1月24日,咸阳市委、市总领导与赵梦桃生前小组的姐妹郭淑贞(左二)、李玉兰(左三)、李桂英(左四)、陈淑华(右五)、梁福云(右四)在赵梦桃塑像前合影留念。 情切切,意绵绵。1月24日下午,咸阳市委副市级领导庞少波等一行前往西北一棉实业有限公司,看望慰问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赵梦桃生前小组的吴桂贤、李桂英、郭淑贞、梁福云、陈淑华、李玉兰、郭小兰7位老姐妹,向她们带去党和政府的亲切问候及市总工会的新春祝福!

  赵梦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她是原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细纱值车工,1956年、1959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被树为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1963年6月23日,赵梦桃因病去世,年仅28岁。同年4月27日,她所在的四组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命名为“赵梦桃小组”。

  桃花朵朵,岁月凋落。当年赵梦桃小组的24名成员,如今健在的仅有7位,最大的84岁,最小的79岁。她们与赵梦桃同学习、同工作,为新中国纺织工业“多纺纱、织好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是最可爱的人。

  当日,室外冬意浓浓,室内热气腾腾。在社区党员会议室,雪白的墙面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咸阳市委、市总领导与赵梦桃生前小组姐妹围坐一起,亲如一家。

  一束束鲜花,一副副春联。慰问组一行向老姐妹送鲜花、送福字、送春联,祝她们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庞少波深有感触地说:“赵梦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典范,是咸阳工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赵梦桃小组是一方‘精神高地’,是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闪耀着赵梦桃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与光辉。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忘不了你们!今天一来拜个早年,二来听听老姐妹们对工会组织的希望、要求和心里话,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勤勉工作,更好服务职工。”

  座谈中,李桂英、郭淑贞、梁福云等纷纷发言,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工会组织的温暖!人退休了,但梦桃精神永不退休。我们会继续为这面鲜艳的旗帜增光添彩!”

  西北一棉实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书先介绍说:“几位老姐妹虽已退休,但她们不忘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炎炎盛夏,她们主动熬制绿豆汤送往车间机台;寒来暑往,她们走进中小学课堂,义务为学生宣讲梦桃精神……她们让梦桃精神代代相传。”

  “吴大姐您好!向您拜个早年!”庞少波与远在外省定居的吴桂贤视频通话,手机那头传来她清晰的画面和声音:“首先感谢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怀培养及咸阳人民的关心眷顾,是这种人间真情大爱,才使梦桃精神代代相传。向咸阳人民问好拜年!”

  世间有一种情愫,是工友之念、姐妹之情。当张书先拿着手机依次走到李桂英、郭淑贞、梁福云等面前,吴桂贤一眼认出并直呼其名。

  满头银发的梁福云说:“桂贤只要回咸阳,总要与几位老姐妹欢聚一堂,那开心的话儿道不尽、说不完啊!”

  有一种美,叫遗憾美。与赵梦桃同乡、同岁、同天坐绿皮火车进厂的84岁的郭小兰前几天因病住院,未能到场,成了老姐妹心头挥之不去的眷念、牵挂……

  聚是祝福,情是永远。临别之际,咸阳市委、市总领导与老姐妹在庄严肃穆的赵梦桃塑像下合影留念。

  (张翟西滨)

来源: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烧脑的高校“花式考题”

  • “非遗”文化进课堂

  • 笔墨送“福”迎新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新春祝福送给赵梦桃小组七姐妹

     世间有一种情愫,是工友之念、姐妹之情。当张书先拿着手机依次走到李桂英、郭淑贞、梁福云等面前,吴桂贤一眼认出并直呼其名。

  • 张智勇:电梯升降设计能手

    张智勇,南宁市德泰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技师、高级工程师。作为电梯新技术应用领域的技能专家,他曾参与了法国AUTINOR公司16位微机电梯控制系统技术引进,成功生产出公司第一台全电脑电梯控制系统,填补了广西高层高速电梯改造的技术空白。

教育论坛

  • 考研自主命题亟待规范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虽然已经结束,但一些高校却接连爆出自命题科目试题出现泄题、雷同、超纲等问题,引起了大家对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平性、权威性的关注和对高校招生工作机制的反思。

  • 提升幼师待遇才能留住人才

    学前教育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民生话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育儿理念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更有了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期待。

名人坊

  • 跟月亮“打交道”的人(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欧阳自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 闫永胜的“十万个为什么”

    做江苏大学教授闫永胜的学生,就仿佛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时刻需要打起精神,回答他层出不穷的问题。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