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名人坊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

追记红色理论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

本报记者 赵准胜 刘文彧
2018-07-02 08:42:51

  60岁退休后,郑德荣一直坚持学术研究。 资料图片

  郑德荣病逝前两天,在医院拔掉吸氧管听学生读论文。资料图片

  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对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我们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是为党做学问。入了这扇门,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郑德荣

  60岁退休时,他曾立下“宏愿”: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名博士,出版10部专著。

  30多年过去了,他培养了49名博士,出版著作、教材40多部,发表了260多篇学术论文。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岁的他立即申报了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2岁高龄的他在病床上仍坚持撰写文章……

  他,就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红色理论家”的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原副校长郑德荣。

  5月3日7时12分,郑德荣在长春逝世,享年92岁。

  5月11日,吉林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德荣学习;6月6日,教育部追授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6月28日,中共中央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生从未动摇”

  “1948年,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毅然投奔解放区,从此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对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两年前,郑德荣在自己从教65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依然在学生耳畔回响。

  1926年1月,郑德荣出生于吉林延吉,那时正值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少年时的郑德荣目睹日伪政府的残暴统治,深深体会到亡国的耻辱和痛苦。一颗年轻的心在时时发问:“到底怎样才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

  1949年,郑德荣进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52年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从此,他就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刻苦钻研,全身心扑在中共党史的学习、研究和教学中。1953年,郑德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80年代初,郑德荣被借调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两年,担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主持工作的副组长,从而有机会进入中央档案馆,亲手翻阅第一手的革命史料,这两年也成为他学术研究上的重要转折点。

  他每天早去晚归,一条板凳坐到黑,如饥似渴地查阅资料、撰写笔记。“触摸那些泛黄的纸张,就仿佛看到了烈士流下的鲜血、付出的生命。”这份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由衷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郑德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道路上执着前行。

  凡是和郑德荣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家桌子上、书架上,甚至床上到处都是书,他几十年如一日,深深沉浸在红色理论的海洋里。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儿子先后从事党史研究工作。

  “父亲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此生从未动摇过。”郑德荣的三子郑晓亮说,“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我母亲送葬那天,他的学生在家陪他,他让学生给他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讨论问题。他说这是对老伴最好的纪念。”

  “永久奋斗”,他真正做到了

  在东北师范大学郑德荣事迹展览馆里有这样一封通知函:“你单位组织报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论文入选研讨会,请通知论文作者参会。”

  这是5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邀请函。可是,论文的作者郑德荣却已在此前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

  “郑老师曾说过,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他视学术为学者生命,视学问为终身事业,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说。

  “科学精神,对于郑德荣先生来讲,已经深入骨髓。”郑德荣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占仁说,“比如,党史上著名的宁都会议召开时间,原来大家都说是1932年8月,但是郑德荣先生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确定为1932年10月。虽然只差了两个月,他却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第一手文献,才将这个开会时间确定。这个结论被《中共党史大事年表》所采纳,也为学界同仁所接受。”

  郑德荣的很多著作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1983年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三卷本135万字的《毛泽东思想论纲》是国内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巨著;1997年获立国家“八五”社科规划项目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独到见解。

  他编写的多部教材成为全国高校的通用教材,《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推出的中共党史教材,多次再版,发行量突破百万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收藏了先生的29本著作。你知道当我在那里看到先生的书时有多震撼吗?”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程舒伟对记者说。

  郑德荣的思考与研究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改革开放后,他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后,他又专注于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王占仁回忆,郑德荣生前爱用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教育学生“永久奋斗”,在他看来“老师真正做到了”。

  “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

  “你连信都不信,怎么给学生讲?要让别人信,首先自己信。”这,是郑德荣对自己的要求。

  “不仅在业务上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而且在政治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是郑德荣对学生的要求。

  郑德荣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带过的博士都清晰地记得,他上的第一堂课,不是讲学术而是讲做人。他告诫学生,作为党史工作者,永远要站在党的立场上,“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

  “党史研究,必须注重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郑德荣提醒自己,也告诫学生,“我们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是为党做学问。入了这扇门,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郑德荣常说,人民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白为何学习、为谁学习、如何学习和成才。

  在他看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三位一体的,而“传道”应列为首位。今天的“道”,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之道。所以,他将多年教学和研究的收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自己对党的事业执着追求的心得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

  “那一课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读博的政治标准。”郑德荣带过的1988级博士张喜德回忆起自己入学第一课时说,老师说,博士生党员,不仅要在业务上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而且在政治上、道德上应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不管在什么样的政治风浪中,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保持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这一课,绝不是冠冕堂皇、油水分离的政治说教,而是寓意深刻、阐述精辟的‘红’与‘专’融为一体的‘治学之道’。”张喜德说。

  “只要还能动,就一定要坚持讲”

  2001年7月,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中,长春的不少党员干部聆听了郑德荣的党课。台上,75岁的郑德荣声如洪钟、神情激扬,讲得振奋人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已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

  “我这一上讲台啊,就啥都忘了。只要还能动,就一定要坚持讲!”炎炎夏日,这位当时年逾七旬的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不辞劳苦,奔波全省6县市、作了12场报告。

  多年来,每逢党和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活动,无论工作多忙,也不管身体状态如何,郑德荣都积极关注,并及时举办相关讲座进行解读。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郑德荣饱受结肠癌折磨,可他讲学的足迹仍遍及半个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讲座,不管工作有多繁忙,身体状况有多不好,他都欣然前往,即使是基层单位的邀请,他也从不拒绝。学生劝他推掉一部分邀请,可他却说:“这是责任,是我们的专业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脱呢?”

  郑德荣的学生,上至“50后”下至“90后”,他的宣讲对象,既有党的高级干部也有普通群众,他总能因人而异,深入浅出,让听者入脑入心。很多学生表示,就是因为听了郑德荣的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产生了兴趣。

  近年来,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学院不再给他安排本科生课程,郑德荣却依然定期给学生作专题讲座。2017年11月,郑德荣面向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全体学生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报告,全程两个多小时始终激情澎湃。“讲座结束时他已汗流浃背,但依然拉着我的手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刘强回忆说。

  郑德荣常常引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出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而他,正是拿出自己的丰硕研究成果,来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

  “学生成才比什么都高兴”

  “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郑德荣看来,著书撰文和培养学生,都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郑德荣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他引导研究生掌握前沿知识、吸收新成果、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培养学生鉴别评析学术成果的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文献,扎根于第一手资料,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在郑德荣看来,“学生成才比什么都高兴”。

  现在已是教授的姜淑兰,对导师郑德荣的治学严谨记忆犹新。2008年,她与导师合作给《光明日报》撰写了一篇论文,尽管文章不到3000字,但郑德荣却不厌其烦地修改了十几稿。郑德荣的学生、东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高地说,每次和同学们聚会,老师都会把自己一年来发表的论文带给大家看,往往有十几篇之多。看到老师如此高龄还在勤耕不辍,学生们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郑德荣培养研究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更是一丝不苟。他上课坚持脱稿讲授,他的课堂生动深透,充满了思想性和新意。

  郑德荣把学生当亲人、家人,平时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每逢节假日,他总是把来自各地不能回家的学生邀请到家,欢聚一堂。学生离校多年,仍然牵挂,为其人生之路指点迷津。在2009级博士黄伟心中,老师既是恩师又是至亲。有一次,黄伟的奶奶生病住院,郑德荣知道后,考虑到黄伟家在外省又没有收入,就硬塞给他两万元,嘱咐他转交给家人。

  5月2日,癌症全身转移的郑德荣,逝世前一天还在继续修改他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要分段,要有条理。”他拔掉氧气管,用尽全身力气对学生说。

  5月3日,研讨会召开的前一天,郑德荣安详辞世。

  信仰的力量,使他的一生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高校招生咨询忙

  • 一场从教室开启的本科教育变革

  • “大马”小朋友感受中国文化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定西:“导师”带班制培养基层纪检监察干部

    据甘肃廉政网披露,今年,定西市纪委监委组织市纪委派驻(出)机构和县、乡纪委纪检监察干部分期分批到市纪委跟班学习,通过跟班学习、实战锻炼等“以案代训”方式,全面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执纪审查、监察调查和信访处置等综合能力。

  • 工地上办起农民工技能大赛

    为引导建筑工人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近日,中建二局二公司深圳分公司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铸造精品工程”为主题的农民工技能大赛活动。

教育论坛

  • 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将大量增长

    皮尔逊集团与牛津大学马丁学院不久前合作完成的一份报告《技能未来:2030年的就业》分析了美国和英国的就业前景,认为未来的就业市场不仅仅受到自动化的影响,还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全球化、城镇化、人口变化、日益扩大的不公平和政治不确定性。

  • 教师自费办学生画展

    6月23日、24日,北京市规划展览馆4层人文地理展区挤满了热情的家长和学生,还有著名画家现场作画,气氛热烈而欢快。

名人坊

  •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

    郑德荣病逝前两天,在医院拔掉吸氧管听学生读论文。所以,他将多年教学和研究的收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自己对党的事业执着追求的心得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

  • 救人的教授

    日前,浙江大学教授吴叶海成为全校师生眼中当红的英雄。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