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秋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行动启动-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智慧校园

2018年金秋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行动启动

重点关注深度贫困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实现帮扶救助常态化、经常化、日常化

2018-07-23 08:46:28

  中工网讯 (记者郑莉)2018年金秋助学活动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日前正式启动。记者获悉,全国总工会已下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9月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行动,致力于推动解决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上学难、就业难问题。

  全总要求各级工会详细调查摸底本地区困难职工 (农民工)家庭的生活状况及子女上学、就业需求,全面掌握困难职工子女在校人数、毕业生规模、助学和就业帮扶需求等综合信息,分类制定助学与就业帮扶措施。对于深度贫困职工家庭子女,将加大助学帮扶力度,强化资金的集中保障作用。特别是重点关注“零就业”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就业困难和未就业毕业生的专业、意向、困难程度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为进一步发挥制度保障主渠道作用,实现工会帮扶与国家助学就业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全总强调,各地工会要进一步掌握国家和各地、各部门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开展政策推介宣讲,提高相关助学和促进就业政策知晓度。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的沟通衔接,推动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上学子女纳入国家“奖、助、贷、勤、减、免”助学体系;积极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申请政府就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贷款,推动优惠政策落实。

  值得关注的是,全总要求各级工会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充分运用基金会、公益项目等平台媒介,动员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化助学和促就业力量。同时,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优先吸纳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社会资源与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就业需求精准对接。

  据悉,各级工会还将创新帮扶机制,把经济资助与学业帮助、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合,把重要时间节点帮扶与日常助学救助结合,建立完善定时联系、关心回访平台和回访辅导等机制,关注特殊职工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实现帮扶救助常态化、经常化、日常化。

  金秋助学活动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是工会服务职工的品牌工作。据统计,5年来,全国工会共筹集金秋助学资金56.79亿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286.92万人;帮助37万余名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成功实现就业,提供就业技能培训42万人次。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暑期乐趣多

  • 竞赛显身手

  • 暑假 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首次集训劳模和工匠人才

    本报讯 (记者张锐)7月17日,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主办的首期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培训班在大庆油田铁人学院正式开班。据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负责人介绍,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进一步总结提炼劳模思想,学习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新时代劳模精神

  • 当师带徒模式有了“升级版”之后

    从一厂一地学徒,到跋山涉水深造;从跟着一个师傅,到多点多师学艺;从闷头扎在车间,到学校定期培训……当下,一厂一地一师傅的学徒模式正在企业丰富的实践中迅速升级,让人们看到了培养大工匠的崭新路径。一师带一徒,在实践中学习磨炼、面对面传承技艺作风,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青工培养模式,造就了大批技能人才。

教育论坛

  • 学生核心素养将站在育人“中央”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从素质教育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到核心素养,都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

  • 青年人才“本地创造” 晋江发展注入青春血液

    各级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当地发展,服务大局?这是团晋江市委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他们以青年人才工作为抓手这名大二学生是土生土长的福建晋江人。虽然离毕业尚远,但她已经在考虑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事了。“教改”指的是“教育改变晋江服务队”,这支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下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6月,迄今帮助了5000多名晋江青年人才成长。

名人坊

  • 【跨越——迈向大工匠②】一群青工跋山涉水去“取经”

    2010年,坐在离地面45米高的岸桥驾驶室里,码头装卸工出身的徐鹏专心致志地看着师傅操作:运行小车、和缓加减挡……生怕一不留神就漏了某个细节。2017年,在德国纽伦堡一所技术学校,来自深圳技师学院“银宝山新模具班”的学生吕泽泽亲身体验了德国“双元制”教育。

  • 守护人生落幕时

    温州医科大学37℃生命支持服务队的志愿者在为癌症晚期患者做个人口述史的记录,为他留下人生记忆。受访者供图林晓骥曾经以为自己对死亡再熟悉不过。身为温州医科大学的教师,林晓骥同时也是学校附属第二医院的一名医生。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