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萌娃爱看《无机化学》 浙大教授都被问得头疼-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家教亲子

6岁萌娃爱看《无机化学》 浙大教授都被问得头疼

2019-03-08 10:44:30

  袁莱维,背后是他妈妈给他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下次,下次再给你细讲。”浙大化学系分析测试平台主任何巧红老师,轻吐一口气,终于挂掉这通已经讲了20多分钟的电话。

  这是她去年下半年偶然结识的“学生”打来的。电话那头,一个娃娃音,一直在抛问题:“硼酸为什么写成H3BO3?是不是存在超氯酸……”

  “去年10月,这个孩子来我们实验平台参观,一个人在电镜旁边看了很长时间……”何老师口中的“小孩”,叫袁莱维,今年6岁半,在京杭幼儿园读大班。

  何老师在大学教了30年,还是“头一次碰到懂这么多化学的小朋友”,就把这棵好苗子推荐给了学军中学拔尖创新办公室副主任、金牌教练姚琪老师。

  去年年底起,袁莱维啃起了《无机化学》,每半个月就去学军找北大毕业、年轻的竞赛教练黄老师,一边讨论一边学习。

  而这个想当化学家的小朋友,家庭背景里找不出一点跟化学的关系,父母大学毕业,但学的都是文科,如今妈妈是全职太太,父亲做点纸张小生意,两人读书时的化学成绩都不怎么样。

  那小维的化学基因哪里来的?妈妈说“不知道”,他自己给了个答案:“我是基因突变了。”

  小小化学家

  吃饭要讲碳水和脂肪

  走进浙江少儿图书馆二楼阅览室,没多久,我就感到头晕了——

  这是采访前我就猜想到的,他只会跟你聊感兴趣的化学。

  一堂天马行空的化学课开始了,讲课的是袁莱维,他的教材是《基础有机化学》,如今自己学到第十四章;听课的是1985年出生的我,文科生一枚。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甲酸开始讲,甲乙丙酸为什么能互溶?”

  我自然答不上来。

  小袁老师自问自答:“因为它们都有羧酸基。”

  “再来看看杂环吧。”

  我心里叫苦不迭。袁莱维的妈妈毛伟佳给我解了围:“袁莱维,你看书看了大半小时了,眼睛休息一会儿。”

  这中场休息也是必需。袁莱维看书多,年后已经戴上了眼镜。一问,300度+散光。

  当袁莱维进入看书模式的时候,他在一个平行世界里:他需要纸和笔,做的笔记对大部分人来讲是密码——不是化学分子式就是结构式。就算旁人在一边聊天,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袁莱维现在最喜欢的科学家是霍金。“霍金研究的太空宇宙是宏观世界;他喜欢的化学更多的是微观世界,但是两者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化学?”

  “因为好玩。”

  “你觉得化学是什么?”

  “化学是万物的基础。”

  袁莱维对化学的这种理解,贯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

  这个身高115cm,体重38斤的小小伙子,在同龄孩子中算瘦小。

  “吃饭的时候,你跟他说多吃点,听不进去的。”跟袁莱维交流,你最好跟他讲他喜欢的化学,“你今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补充量够不够?”妈妈毛伟佳说。

  甜甜小暖男

  独闯浙大实验室

  袁莱维“突变”的苗头,出现在2017年6月。

  那时候,毛伟佳给儿子买了一本《儿童科学大百科》,袁莱维很快就背出了最喜欢的一页“元素周期表”。母子俩之后去了趟浙江图书馆,他自己选了两本书——《化学元素综论》《基础有机化学》。

  书借来以后,袁莱维自己看,不懂就问妈妈,妈妈哪里懂,只好硬着头皮上网查。

  直到有一天招架不住,毛伟佳决定带儿子去浙大化学系看看,“我也不知道该找什么人,就想着带他先来感受一下气氛。”

  母子两个一路找,先找到图书馆。眼尖的袁莱维一眼看到图书馆里的两个模型:一个DNA,一个C-60(碳60)。再依照地图,他很快找到了化学楼的位置。

  安静的实验室里,袁莱维自己走进去,有礼貌地跟实验室的小姐姐作自我介绍,表达他对化学的兴趣,以及自己最近学到的知识:比如,预测元素周期表中119号、120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聊着聊着,刚好被路过的何巧红看见,还瞥到了袁莱维带来的看化学书时写下的笔记。

  今年春节前,为了感谢何老师,袁莱维又去了趟玉泉校区。当时何老师不在,袁莱维留下一张字条:何老师您好!我是您介绍到学军中学姚老师那去学化学的那个小朋友。快放假和过年了,我来看看您,但是您不在,我想跟您说,我现在在跟学军的黄山老师学化学,非常开心,也非常非常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所以我要把我喜欢的棒棒糖分享给您。甜甜的让您开心,谢谢!

  是不是被甜到?袁莱维的社交水平不止有暖男的一面。

  前几天,知道自己要接受采访,袁莱维决定理个发。他之前在爸爸老家嘉兴理过一次,13元,他记住了。

  “杭州家附近的理发店,都要20块钱剪个头,他嫌贵。”毛伟佳说,小朋友连跑5家店后,就换了个策略——他走进最后一家,跟老板娘说:“我在嘉兴剪个头只要13块。”

  老板娘坚持了一下,杭州剪头没有这个价格的。

  小袁先生不卑不亢:“杭州不是浙江吗?不属于中国吗?全中国要团结起来的。”

  老板娘吃不消了,“好好好,13块给你剪。”

  离开化学,合上书本的时候,袁莱维就会回到一个6岁小男孩的状态,满世界疯跑着玩。

  对于儿子超强的社交情商能力和化学天分,父母官方认证“谁也不像”,自己都没儿子这么高水平。

  而何老师觉得,小莱维接触化学还不到两年,但学习的兴趣非常人所能比。老师们希望他能保持那份热爱,不被拔苗助长。

  真心希望袁莱维身上的这两大“突变”,能为他未来的人生地图添上更多的惊喜。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未成年人慎整容

  • 公平比赛

  • 大学生把母校变成“大富翁”地图 一楼一景高度还原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灭火英雄”好司机

    2018年2月26日,一辆小货车在广州新塘沙埔路段发生自燃,千钧一发之际,路过此处的两位客车车长上演了接力灭火的奋勇一幕。对广州二汽增城分公司驾驶员林伟锋而言,却不过是“又一次”的见义勇为。

  • 地铁工地上的向阳花

     信号系统是行车的“指挥中杻”,控制着整个线路上所有列车的运行调度,被形象地称作地铁列车运行的“大脑”,通过它可以使列车实现自动防护、自动运行和列车运行间隔控制。

教育论坛

  • 五大方略强特色 创新育人谋发展

    地处岭南、面向全国的广东财经大学1983年建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有近10万名本科生和4200名研究生活跃在南粤大地经济主战场,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 新时代“双一流”怎么建

    在新时代怎么建设好“双一流”?3月4日,《中国高等教育》记者与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进行了深入交流。

名人坊

  • 钱七虎院士:60载为国铸盾 30年捐资助学

    82岁的钱七虎虽两鬓染霜,却双目炯炯,声如洪钟。今年1月8日,他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仅仅1个星期后,他就把800万元奖金全捐给了“瑾晖基金”,用于资助西部和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上学。

  • 做好“作业”功夫在诗外

    作为连任三届的老委员,我从履职经历体悟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政协委员要做好“委员作业”,关键是在平时下功夫,在日常见真章。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